減負,減少“教育內卷”是多少家長的期望,但是在減負真的到來之后,為什么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持反對意見了呢?
2021年教育領域發生了近乎“翻天覆地”的變化,3月份睡眠令下發,同年7月份,雙減政策出臺。
數據顯示,在睡眠令和雙減政策下發之后,超過60%的中小學生睡眠時間有了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加2小時睡眠時間的學生超過了9%,增加1個小時左右睡眠時間的學生超過了21%,還有超過28%的學生,睡眠時間增加了30分鐘左右。
雙減的第一個星期的周六,有網友曬出小區的男同學們在樓下玩耍的畫面,因為沒有補課班,學生們終于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雙休日。也讓很多人看到了,雙減真的效果明顯。
(資料圖片)
現在雙減實行一年,課后延時服務也更加完善,學生們在學校里面就能完成作業,回家之后不用再熬夜學習,可以直接吃飯睡覺,家長的壓力也減少了很多。
可盡管是這樣,很多家長為何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對雙減持反對意見了呢?
有一位家長在社交平臺上分享了自己對雙減的看法,她文章開篇的第一句話,讓人無言以對?!皽p負3年,最終減了誰的負?”
這位家長的孩子目前是一年級的新生,學校規定不給一年級學生布置作業,家長認為小學一二年級是打好基礎的階段,學校一點書面作業不布置,學生能打好基礎嗎?
而且沒有書面作業,還沒有單元測試,就連月考都被取消了。每學期就只有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因為平時不考試,所以很多學生的基礎比較差,期中考試的時候,因為數據太差老師根本就不敢通知家長。
在睡眠令方面。因為要嚴格準守睡眠令,所以學校在7點50左右的時候才會開校門。這個時候大部分家長將孩子送到學校之后,自己上班已經來不起了。
冬日的時候,學校更是直接讓學生們最好7點55的時候到校,早來和晚來都會扣分,也讓家長感到無語。
這樣的減負,讓家長十分擔心,如果小學一二年級打不好基礎,等到學生們升到了三年級,豈不是兩眼一抹黑,什么都不會嗎?
中小學生“減負”有必要,但減負的模式也不能忽視
減負有沒有必要,絕對有。在雙減政策之前,很多家長一直表示現在的中小學生太累了,平時除了要完成學校的課程之外,休息日還要去補課班。
很多學生都是小小年紀背著大大的書包,家長看了都覺得“窒息”。而且也導致了教育內卷的情況,以前很多學生都是補習一下學得不好的學科,但是在雙減之前,學生們都在比著學,看到大家都在補,也跟著補。
部分家長還在網絡上表示,能不能減少一些小學生的作業,自家孩子才小學二年級,每天晚上就要寫作文到9點了。
雙減之后這樣的情況全部得到了緩解了。但是為什么還是引起了很多家長的不滿呢?
其實就是減負的模式出現了問題。部分小學不給一二年級的學生布置書面作業,但是一點都不布置,也會影響學生對當天所學內容的消化程度和記憶程度。
小學一二年級沒有小測試,老師也無法檢測學生現在對知識掌握的程度,就更別說家長了。
還有地區的小學,不讓一二年級的學生學習英語,雖然在現階段是減少壓力了,但是卻增加了小學三年級之后的壓力。學生們上了三年級之后,要將小學一二年級落下的課程都補回來,其實是更加困難。
而且現在中考和難度并沒有下降,高中學校和大學院校的招生人數也沒有增加,學生們升學的壓力依舊并不小,那么這個模式的減負就沒有太多的意義。
所以,其實并不是家長不希望孩子們減負,只是希望減負的模式可以變通一下。不要一點書面作業都不給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布置,每天可以布置一些少量的作業,每隔一段時間做一些小測試。
這樣也能有助于老師和家長及時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
總體來說,雙減的存在是有必要的,也是有一定意義的。家長們也不是成績至上,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是減負的度要掌握好,才能讓教育進步得更快。
今日話題:你對“減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