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今日
我們迎來小寒節氣
從歷史氣象記錄來看
小寒是全年中最冷的節氣
民間常有“冷在三九”的說法
而這“三九天”又恰在小寒節氣內
小寒已近手難舒,終日掩門深閉廬
說的就是小寒時節快要來了
手冷得難以舒展
整日關著門躲在家里
小寒三候
《周書·時訓》
以禽類的棲息變化
來對應小寒節氣的氣象變化
一候,雁北鄉
鄉是趨向
北飛雁已經感知到陽氣
二候,鵲始巢
喜鵲噪枝,已經開始筑巢
準備繁殖后代
三候,雉雊
早春已近
早醒的雉開始求偶
小寒詩詞
《詠廿四氣詩·小寒十二月節》
唐丨元稹
小寒連大呂,歡鵲壘新巢。
拾食尋河曲,銜紫繞樹梢。
霜鷹近北首,雊雉隱聚茅。
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蠟梅香》
宋丨喻陟
曉日初長,正錦里輕陰,小寒天氣。
未報春消息,早瘦梅先發,淺苞纖蕊。
揾玉勻香,天賦與、風流標致。
問隴頭人,音容萬里。待憑誰寄。
一樣曉妝新,倚朱樓凝盼,素英如墜。
映月臨風處,度幾聲羌管,愁生鄉思。
電轉光陰,須信道、飄零容易。
且頻歡賞,柔芳正好,滿簪同醉。
《駐輿遣人尋訪後山陳德方家》
宋丨黃庭堅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飄五老發毛斑。
城中咫尺云橫棧,獨立前山望後山。
《清遠舟中寄耘老》
宋丨蘇軾
小寒初渡梅花嶺,萬壑千巖背人境。
清遠聊為泛宅行,一夢分明墮鄉井。
覺來滿眼是湖山,鴨綠波搖鳳凰影。
海陵居士無云梯,歲晚結廬潁水湄。
《長相思·山一程》
清 丨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
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小寒民俗
九九消寒圖
九九消寒圖是中國北方的一項民俗
消寒圖是記載冬至以后
天氣陰晴的"日歷"
人們寄望于它
來預卜來年豐欠
從冬至那天算起
以九天作一單元
連數九個九天
到九九共八十一天
冬天就過去了
溜冰
我國北方各省
入冬之后天寒地凍
河面結冰厚實
有馬拉或狗拉爬犁
有供人玩耍的冰床
也有人穿冰鞋在冰面穿梭
賞梅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此時臘梅已開
紅梅含苞待放
湊近細觀,幽香拂面
精神為之清爽振奮
小寒飲食
北方:凍梨
凍梨是將普通白梨
冰凍變成烏黑色
洗凈之后,就能吃了
看上去黑不溜秋并不起眼
但口感清脆爽甜
入口難忘
南京:菜飯
每至小寒時節
老南京人通常會食菜飯
用矮腳黃青菜與咸肉片、香腸片或是板鴨丁
再剁上一些生姜粒與大米一起煮
非常鮮香味美
廣州:糯米飯
廣州傳統
小寒早上吃糯米飯
一般是 60%糯米加 40%香米
把臘肉和臘腸切碎、炒熟
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蔥白
拌在飯里面吃
小寒養生
防寒補腎
傳統中醫認為,寒為陰邪
此時是一年中陰邪最旺的時期
因而小寒的養生原則是
“斂藏精氣、固本扶元”
進補食物可選擇栗子、大棗、桂圓肉
淮山、蓮子、枸杞等
但體質偏熱、偏實及容易上火者
則注意涼熱的合理搭配
小寒宜食 羊肉
能補陽養血,陽虛體質者尤其適宜
海參也是很好的冬令補品
易消化,易吸收
多食有益
冬練三九
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鍛煉
能夠增強身體御寒能力
小寒時節的運動原則
一是 日出后才開始鍛煉
二是 準備運動不可馬虎
小寒時節
一年最冷的日子來了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日雪”
聽起來瑟瑟發抖
可有人開解得妙
若沒有寒冷,溫暖也無從分辨
寒冷存在的意義
或許就是為了讓我們找到更溫暖的事物
我們是被溫暖簇擁著走到此刻的
也將因為溫暖相伴長久地走下去
謝謝正在趕來的一切溫暖
最冷時節
請告訴孩子
舊歲已近暮
新歲將登場
寒冬到了
春天還會遠嗎?
來源:新華社、央視新聞、人民日報
編輯:付磊
編審:郝彬
終審:王宇 蘇金柱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