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延力專欄】
【資料圖】
母親的格局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原創作者|聶延力
母親的心,企盼的心。企盼孩子健健康康長大,企盼孩子學習成績好,企盼孩子事業有成……母親的心企盼的心,幸福的心,倍受煎熬的心。我有兩個女兒我的心也是在企盼,心情焦慮且幸福。我想坐下來和所有母親談談育兒,分享我身邊一些優秀母親的育兒經驗,盧梭說:樹木的成長依賴教育,人類的成長依賴教育。
依著孩子的天性塑造
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我平時有個習慣愛和一些優秀孩子的母親聊聊育兒。“優秀之人自有優秀之處”,一個優秀的孩子自有不同于常人的教育方式。
這位母親是我家鄰居國企單位會計,她的兒子是八零后,九幾年中旬在林東一中考上清華大學,那個年代能考上清華大學可謂是同齡中的佼佼者。
我認為能考上清華大學的孩子一定是勤奮努力的孩子,那時我的大女兒剛會蹣跚走路我在院里帶著孩子玩,和這位母親交流卻顛覆了我原有的認知。
這位母親說,我兒子并不是苦讀書的孩子,小時候他最大的興趣就是喜歡觀察喜歡探究,一天一天不厭其煩的觀察直到看到結果。我娘家在農村,一到暑假寒假我忙著上班孩子沒人照看,就把孩子送到鄉下他姥姥家。孩子去姥姥家不出去和別的孩子玩耍,姥姥家的老母雞孵小雞,他就一天天觀察老母雞孵小雞的變化,那樣認真專注。快要開學我去接他,我對孩子說,你整天看老母雞孵蛋有什么用,趕緊和我回家要開學了,你的暑假作業還沒有寫呢。我兒子卻說,媽我那點語文數學好寫,你先回去吧,我要看小雞是怎樣出蛋殼的 。看孩子的認真勁,我只好把他留在姥姥家繼續觀察老母雞孵小雞。快開學了姥爺趕著毛驢車把孩子送回來,我兒子手里捧著一只毛絨絨的小雞,開心地給我炫耀,回來安心寫作業。
這位睿智的母親,她知道如何尊重孩子的愛好興趣,知道依著孩子的天性塑造,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一個孩子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探索能力非常重要,也是搞科學研究必須具備的品質。
這個男孩清華畢業留校任教,在科技領域成績突出。
為孩子設計高的人生目標
我認識的這位母親近六十歲燙著爆炸頭,腳穿松糕鞋,走路腰板挺得筆直,說話聲音朗朗有文藝工作者的風范。
她年輕時是我老家烏蘭牧騎的演員,丈夫是團里的作曲。一個孩子先天來自遺傳后天來自環境,她的女兒從小生活在這樣原生態家庭里,父母遺傳加耳濡目染的藝術環境熏陶,孩子從小能歌善舞。記得在我們老家那落后的小城鎮,母女也是一道風景,年輕漂亮的母親手牽著娃娃臉大眼睛穿著公主裙的女兒走在街里很另類。后來這個女孩考上中央音樂學院,到法國留學五年學習作曲,回國有獨立音樂工作室為電影插曲譜曲。如今這女孩也是爆炸頭,一身黑色衣裙,和她母親年輕時一樣時尚前衛。
我移居市里小女兒要練鋼琴找這位母親指導,我為她培養出那么優秀的女兒表示祝賀。這位母親說,你們看到的是我女兒成功的一面,沒有看到從小到大我為孩子所付出的辛苦,孩子小學時在老家沒有鋼琴老師,我每周都帶著孩子坐大客車到沈陽找老師練琴,風雨無阻七八年,到我調到市里才改善。五年留學對我們這樣工薪階層家庭你能想到壓力有多大,他父親和我這么多年一直做音樂培訓,起早貪黑掙錢供孩子留學。
我從小給她吃最好的穿最好的讓她從小養成優越感,俗話說男孩苦教女孩富養,女孩富養就會少受誘惑。給孩子設高的人生目標讓她為這目標奮斗,告訴孩子她是出類拔萃的。女孩子只有自己優秀才會事業成功,才會找個出色的伴侶,有本事的男人都是聰明人,聰明的男人不可能找個笨女孩,那會影響下一代的智商。
母親的格局折斷了孩子飛翔的雙翼
這位母親是我的同事,年輕時工作、孩子、家務忙的我暈頭轉向,我在儲蓄所上班兩班倒我和這位大姐一班,大姐心地善良看我的孩子小總是照顧我,我從心里感激她。
大姐也會把她的煩惱給我講,她的兒子在職業中學上學學習不好,大姐問我:“我家明明是學個廚師還是學個理發呢?”“你為什么要讓孩子做廚師理發師?你可以鼓勵他考大學將來從事更好的職業 。”大姐說:“我兒子笨不是那塊料。”我笑了:“大姐你怎么知道你孩子不是那塊料,你要鼓勵他把他當人才去塑造。你兒子愛好什么呢?”大姐想了想:“我兒子喜歡畫畫。”“你就從畫畫去鼓勵他考美術專業。”后來大姐帶明明到我家去我也給孩子一些鼓勵,告訴他考上大學可以有不一樣的人生。
經過鼓勵啟發明明真的變了,高中三年努力學習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內蒙古農業大學室內設計專業,上大學設計的作品在學校獲獎。大姐高興地告訴我:“我家明明設計的作品獲獎了,得了兩千元獎金呢!”明明上大學后對廣告設計產生濃厚興趣,設計的作品得到老師賞識。畢業后應聘去廣州一家大型廣告設計公司,工作幾年成了這家公司的業務總監。
那年春節大姐和她丈夫去廣州過年,明明手指廣州街頭一幅大型廣告牌告訴父母那是他設計的,看到兒子的成功二人從心里高興。明明租住樓房自己有車生活得很好,唯一不足的是還沒有成家,在廣州二十八九歲不成家也很正常。
后來我移居市里,一日接到大姐電話“我讓明明從廣州回來接我的班了,三十歲不成家在咱們這里都要打光棍了,再說我們年齡大了也無人照顧。”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說:“大姐你扼殺一個孩子的天性毀了他的前程。”大姐嘆息說:“看著我兒子心情不好我也難受,但也沒有辦法了。”明明在老家娶妻生子,放棄設計專業,做了普通上班族。
一個母親落后的人生理念,狹隘的人生格局就這樣折斷了孩子飛翔的雙翼,悲哀!教育的目的不是謀生是讓孩子創造生活。固執的母親總認為自己的觀點正確,自己是為孩子好,其實這樣的母親是沒有格局的母親。
環境教育很重要
這位母親在商場做財務工作,孩子的父親在遠方部隊服役常年不在家,孩子由母親帶大。
在孩子幼年時,他的母親就對他進行早期教育,用紙殼剪成方塊寫上字指認,反復認字。母親每年暑假會帶著孩子去部隊探親,利用假期教孩子認字閱讀,這個小男孩從小養成安安靜靜看書的好習慣。
探親回來母親拿出一摞手寫認字卡片對孩子說,快給你爺爺認幾個字。母親的意思是讓孩子表現一下,孩子高興的給爺爺認字,沒有文化的爺爺卻說,那有啥用。一句話似一盆涼水,讓這位母親心里涼到心底。她意識到這種環境對孩子成長不利,于是辭職和孩子搬到市里,遠離原來落后的生活環境。后來這個孩子考上清華電子系,出國讀博,回國成為國家科研人才。
我們都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古人明白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孩子幼時的天地就是家里環境,偶像就是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時刻在影響著孩子,身教勝于言教。
作者簡介:聶延力,本名聶艷麗,蒙古族,內蒙古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散文集《駱駝脖子》。
(本文為聶延力原創投稿)
延伸閱讀:
作家媽媽聶延力:內疚曾經虐殺了孩子的快樂
聶延力:清明祭母
聶延力:我的同學敬
聶延力:人是鐵飯是鋼
聶延力:既不謊人 也不遭打|水晶心
聶延力:換命
聶延力:生活小語|受傷(小小說)
聶延力:創意詩歌長廊
聶延力:聽鄉音
聶延力:劍橋國王學院看到一個中國詩人的名字
聶延力:老家記錄
聶延力:熱乎乎的燒麥
聶延力:人生況味
聶延力:悠遠歷史赤誠老人
聶延力:鬼魅女孩喵小九/三耳朵
聶延力:嘎拉哈 /【小小說】大 雪
聶延力:茶色人生
聶延力:你夢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聶延力:淚灑英金河
聶延力:美妙的視聽
聶延力:尋著文字詩意行走(完整版)
聶延力:左腦的悲傷 右腦的夢
聶延力:書法“酷刑”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