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國考,在經歷過延期后,終于在今天正式開考,此次國考過審人數高達259.8萬人左右,然而,預測國考的錄取率卻僅有1.42%,難免讓考生覺得恐慌。
國考作為公務員主要的選拔考試之一,備受國家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國考主要是針對中央公務員和國家公務員的考試,也是當代大學生進體制內工作最重要的途徑。
(資料圖片)
從疫情出現至今為止,一屆又一屆的大學生開始將工作的重心轉向國考,希望通過國考上岸,從而獲得一份穩定且體面的編制崗位,也成了一家一戶光宗耀祖的大事。
但是,隨著報考人數的增長,無形中加劇了考生之間的競爭,也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到國考的招錄標準,其中就包括各個崗位在招聘條件上發生的變化。
2023國考開考!今年增設多個“僅限本科”報考的崗位
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正是在今年存在已久卻均是如期舉行的國考,在開考前臨時宣布延期,因為處在當時嚴峻形勢下,并沒有給出明確的延期時間。
讓考生們一時間感到非常焦灼,生怕備考一年付出的努力都白費,好在2023研考正式舉辦,同時,國考也確定了延期后的開考時間,考生也做到了心中有數。
如今,2023國考開考,但是細心的人卻發現今年的國考,增設了多個“僅限本科”報考的崗位,也就是說不僅專科生報不了這些崗位,就連研究生也報不了。
要知道目前教育界的最高學歷就是研究生,又被分為碩士和博士兩個學位,但不管考生們能爭取到哪個學位,都是難得的人才,考生本身的學識和能力毋庸置疑。
現在卻因為高出本科的學歷,被限制不能報考部分公務員崗位,讓很多準備考公的研究生感到十分不平衡:努力到頭空歡喜!也讓國考局勢陷入焦灼狀態。
面對近260萬的考生,此次國考也做出了相應的擴招,預計總招錄人數達到3.71萬,比上一年多出近6000個崗位,但是,考生們依舊處在激烈的競爭中。
畢竟不只是招錄崗位有所增加,考生人數更是成倍上漲,也希望考生們萬不可掉以輕心,對國考放松警惕,不然只能淪為陪跑,這也是考生們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僅限本科”包括的崗位,在于權衡之下,本科生的優勢更大
·避免人才消耗
其實,早在去年整個畢業生的就業形勢,從分析中可以得出,因為就業內卷導致的人才消耗十分嚴重,舉個簡單的例子,國內外知名高校畢業的博士或碩士,爭搶著到學校當老師。
只為了能爭取到編制崗位,但是,他們其中大多數人所學的專業,都僅是和師范搭邊,卻屬于非師范生,看似提高了教師的綜合資質,實際上卻擾亂了整個教師隊伍。
對于這些僅限本科報考的崗位,也是為了避免過度的人才消耗,讓對應的人到適合的崗位上,很多時候并不是學歷越高,就代表著工作能力越強,是否適合才是最重要的。
·綜合考量,本科生更加適合
再者就是綜合考量后的結果,首先,涉及“僅限本科”報考的崗位,處在一個相對尷尬的處境,若說崗位無關痛癢,但畢竟是公職人員的選拔,所以對學歷的要求要控制在本科。
但是,一旦出現大批碩士乃至博士競爭,自然本科生的勝算會降低很多,如若這些崗位招上去的都是研究生,又給不到與之匹配的發展空間、薪資待遇等。
大考在即,考生們的心態非常重要,別小瞧精神狀態造成的影響
對于2023國考的筆試來說,也是參加國考的“門檻”,只有邁過去的考生,才有資格參加接下來的面試,對考生來說,這兩天的筆試尤為重要,也要格外注重細節。
也是考生們通向體制內的“敲門磚”,同時在開考期間,考生們也要注意平衡心態,畢竟考生的精神狀態,對考生在考試中的發揮,會有非常高的影響。
這也是考生們最容易忽略的部分,人在緊張的情緒中,很難能冷靜下來,勢必會對考試造成影響,很難靜下心專注地思考問題,從而影響在考試中的發揮。
面對付出一年的努力,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不能臨門一腳卻發揮不出真正的實力,所以,考生務必要掌握用來調節情緒有效的辦法,爭取在短時間調整好在考試中的狀態。
今日話題:2023國考開考,面對“僅限本科”報考的崗位,你認為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