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監管趨嚴、洗牌加劇的2022年后,疫情全面放開的2023年,開局顯得較為平靜。根據頂思研究數據,和2022年12省市新增38所國際化特色學校相比,2023年的新建校數量大概率將進一步減少。展望2023,新的一年是歸于平靜,還是進入瓶頸,一切還將拭目以待!
【資料圖】
01新建校劇透:歸于平靜?進入瓶頸?
新年伊始,多地召開新春第一會。宏觀上來看,2023年是全面落實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高質量發展是首要任務,不以增量論英雄,積極調整存量結構仍將是2023年的發展基調。
而長期來看,未來3-5年,全球經濟增速下行并步入中低速增長軌道的預期,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中國發展。
而宏觀環境下,2023年新建國際化學校數量進一步減少,從目前頂思統計的數據來看,學校集團官宣公布2023年開學的新校不足10所,而未官宣開學時間和計劃2024年開學的學校也出現了斷崖式下跌。
1. 深圳前海哈羅港人子弟學校
開學時間:2023年9月(預計)
學校地址:深圳市南山區科創六路1號
學校類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招生對象:港澳臺居民及外籍人員子女
開設學段:幼小初高
學校規模:占地面積25334㎡,建面77316㎡
學位容量:1696個學位,218個寄宿名額
課程體系:幼稚園:AISL哈羅幼教課程體系;1-9年級:香港課程;10-12年級:香港中學文憑考試 (DSE)/國際文憑考試(IB)
2. 佛山暨大港澳子弟學校
開學時間:2023年9月(預計)
學校地址:佛山市南海區大瀝鎮太平社區體育南路10號
學校類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
招生對象:以港澳學生為主,適當招收臺灣及外籍人員子女
開設學段:幼小初高
學校規模:占地面積46畝,建面5萬㎡
學位容量:1200個學位,首屆300人
課程體系:以香港課程為核心,融合與創新中式教育,高中階段DSE、A Level、IBDP
3. 廣州博萃德學校
開學時間:2023年9月(預計)
學校地址: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博鴻七路1號
學校類型: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
開設學段:幼小初高
學校規模:10萬㎡
學位容量:1600個學位
課程體系:以國家課程為核心,強化STEAM、AI、語言文化、藝術、體育、主題探究等特色課程
廣州博萃德學校攜手英國百年私立名校博耐頓、周大福教育集團、新世界中國等戰略合作伙伴,以“全人教育”為理念,為中國籍和外籍學生提供卓越的雙語教育。學校小學和初中階段以國家課程為核心,強化STEAM、AI、語言文化、藝術、體育、主題探究等特色課程。學校首年將招收小學和初中段學生,目前仍處于籌備階段。
4. 海南英雅盛彼德學校
開學時間:2023年9月(預計)
學校地址:海口三門坡鎮鳳圮水庫旁
學校類型: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
開設學段:幼小初高
學校規模:占地342畝
學位容量:1600個學位
課程體系:中國國家義務教育課程+盛彼德課程體系
5&6. 武漢貝賽思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武漢貝賽思雙語學校
開學時間:2023年9月(預計)
學校地址:武漢市洪山區夾套河路與草市路交匯處
學校類型:外籍人員子女學校/國際化特色民辦學校
開設學段:幼小初高
學校規模:總占地面積約為48000m2,總建筑面積約為81000m2
學位容量:外籍人員子女學校500個學位,雙語學校1100個學位
課程體系:BASIS課程體系
梳理新建校信息,我們也總結了2023年國際化學校發展動向:
從區域上來看,廣東依舊囊括了大量的新建學校,無論是高等教育還是基礎教育,粵港澳大灣區都是當之無愧的“國際教育示范區”。一線城市中,北京也有新建校尚在籌備中。熱門城市中,武漢、杭州、海口未來也仍有新校落成。 外籍人員子女學校依舊是建校熱門。在新建校名單中,哈羅、暨大、貝賽思均涉足外籍校辦學,除武漢外,新建外籍子女學校也多選址大灣區。 國外名校加速布局。2023年乃至之后的2024年,貝賽思都是值得關注的熱點,北京、天津、杭州、武漢、廣州、深圳……從北到南,都能看到貝賽思的辦學消息。除此之外,哈羅、博耐頓等海外名校也紛紛坐實了建校傳聞。 英式品牌表現極為亮眼。除了上文的哈羅和博耐頓,還有盛彼德、高士德等英式名校紛紛在國內落地,且多為國內首校。02除了新建校,2023還有這些“彩蛋”
2023伊始,多校也對外官宣了新的項目和新的校區:
執信—查德威克國際教育合作項目(廣州市執信中學與美國頂級名校查德威克學校簽訂教育合作協議,執信—查德威克國際教育合作項目將于2023年正式招生。) 華僑-圣約翰公學合作項目(廣東華僑中學正官宣將與英國圣約翰公學積極開展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探索,繼續高標準打造粵港澳大灣區“港澳子弟班”示范品牌,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 深圳貝賽思國際學校蛇口新校區啟用,新校區總建筑面積達85000平方米,總投資不少于12億,同時也將成為貝賽思旗艦校區,學校可容納學位數量將從現在的1000個增加到1670個。另一方面,民辦學校更名潮依舊。
廣東佛山北外附校發布更名公告,表示據省、市有關文件要求,經學校董事會和校務會研究、佛山市三水區教育局批復同意,該校名稱由“佛山市北外附校三水外國語學校”變更為“佛山市三水區北博德翰外國語學校”。 北京市朝陽區民政局發布準予變更行政許可決定書,準予北京樂成國際學校名稱變更為北京市朝陽區樂成學校。同日,準予北京市朝陽區啟明星雙語小學名稱變更為北京市朝陽區博雅明悅學校。視線再回到大灣區,除了上文積極發展新建校,大灣區的動作還不止于此——
推動教育集團化發展。作為深圳的國際化學校強區,深圳市南山區在已成立7大基礎教育集團和9大幼教集團的背景下,正式揭牌兩大新基礎教育集團——南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附屬學校教育集團、南山區第二外國語學校(集團)前海創新教育集團,在培育本土教育集團發展上取得豐碩成果。 推動高中階段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高質量發展。除了上文中提到的執信和華僑,廣州預計在2023年還將新增廣雅中學、廣州外國語學校、廣州市第六中學、廣州為明學校等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結語
總體而言,2023年的新建校數量已不及之前,但依舊有諸如貝賽思、哈羅等深耕國內市場多年的教育品牌持續發力,以及博耐頓、盛彼德等英式名校積極入場,各地也仍致力于國際化學校的規范發展,我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伴隨著中國的高質量發展,國際化學校依舊擁有廣闊未來。
作者 | 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