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玉英
【前言】
批判性思維的考查,將是新高考命題的重點,會體現在包括語文學科在內的所有學科命題中。
(資料圖片)
剛剛出版的《中國高考報告(2023)》中又提到了這一點。
巧的是,我們曾經考過一道批判性思維的閱讀理解題,在這里分享給大家,供復習參考。
【正文】
9.評論家說,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體現了一定的批判意識。文中“我現在懺悔了,我要回到人間去,認真地過一番人的生活來”這句話體現哪些批判意識?請結合全文加以分析。(6分)
【讀題解題】
1、弄清概念
批判意識——
批判,不是批評,不是抬杠,不是負面評價,它是從英文的critical翻譯過來的,也叫思辨。
當我們講批判意識的時候,常常是指有批判性思維,有思辨色彩。批判性思維,一般指一種對思維方式進行思考的藝術。
這么說吧,我們的觀點來自哪里?你頭腦中的各種看法是從哪里來的呢?我們頭腦中的許多觀點和看法,我們常常不會主動去思考它的來龍去脈,我們得出一個結論常常依靠養成的“思維習慣”,而這種“思維習慣”也許是有問題的——現在,我們要檢查自己的思維習慣,依據相關的標準來對我們習慣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這就是批判性思維。
文學作品的批判意識就在于,優秀的作家能敏銳地發現常人習以為常處的荒謬之處。當大家都認為女人就是上不了臺面,曹雪芹卻在《紅樓夢》里為女人立傳,就體現了批判意識。
《柱下史入關》的批判意識在哪里呢?它顛覆了老子的刻板形象,顛覆了經典的形象。老子從高不可攀的神壇跌落到人間來了,他不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他是需要吃飯穿衣的活生生的人。文中的經典,也成了偽善的經典。本文的批判意識還在于,老子是自己主動坦誠反思自己的,是他自己否定自己的著作——這體現了作者對自己的反思。
這樣來看,文中“我現在懺悔了,我要回到人間去,認真地過一番人的生活來”這句話體現哪些批判意識?這句話不是在問小說人物形象的特征,而是借著這句話,分析作品的批判意識。更何況,題干第一句話明確表述:評論家說,優秀的文學作品往往體現了一定的批判意識。
2、分層分點作答
參考答案(央草版):
① 借老子對自己的反思,質疑時代知識分子的理念不接地氣;
②用老子的自我否定,反思人們對古代圣賢的盲從;
③借老子的語言,批判自己的不切實際。
【解析】答案由來:
每一點的前半句從題目中的“這句話”出發,先做文本分析概括,后半句分析其批判意識的體現。三點體現三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