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研究生難考但是好畢業,博士好考但是畢業難”。
因為讀博期間學生們要承擔繁重的考研壓力,除了要獲得基本的學科之外,一般學校還會要求學生必須發表兩個或者是三個SCI期刊文章。
而且在讀博期間,還要寫一篇20萬字左右的博士論文。但是想要順利完成一篇作文,從楷體到預答辯再到送審、答辯這個過程,每一次都要經歷很大的修改,也讓很多博士研究生頭疼不已。
(相關資料圖)
所以哪怕是再有才華的學生,順利考上博士之后,也會經歷幾年都無法畢業,甚至面臨被學校清退的情況。
每年都有不少高校下發通知,公布將會清退的學生名單。其中有不少學生因為達不到畢業要求,已經放棄了開始工作了。
因為種種情況,基本是很多學生不了解博士研究生的日常,也能或多或少知道一些博士畢業的難度。
但是在廈門大學,有這樣一位美女博士,可以說是“神”一樣的存在。別人寫一篇文論非常困難,但是人家寫論文和吃飯一樣簡單。身為21級的博士研究生,不過是讀博一年半的時間,就已經擁有58篇論文了。
最近廈門大學的官方發布消息,報道了本校一位優秀博士生的事跡,引發了很多網友的關注和討論。
根據廈門大學官方消息來看,這位芮同學是廈門大學公共衛生學院21級的博士研究生。僅僅讀博一年半的時間,芮同學就已經參與發表了中英文論文共58篇。
最令人驚訝的是,光是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發表的SCI論文就有21篇,這就已經讓大部分博士生望塵莫及了。而且還有醫學領域TOP期刊7篇,簡直令人佩服。
不過面對這樣的報道,很多網友表示質疑。如果按照一年半58篇的記錄來看,那么就代表芮同學平均每個月就會寫出3篇論文來。
這個速度真的是快到令人不敢相信。有一位學生表示,他之前寫一篇計算機的頂刊,差不多花費了一年半的時間。從調研再到系統設計再到實驗,經過了反復的調試,看到數據分析之后才開始撰寫。真沒想到自己一年半寫一篇,人家一年半能寫出58篇。
按照正常的邏輯來看,身為理工科的芮同學能以月均3篇的速度出論文,那實力肯定令人望塵莫及了。所以也有很多人質疑其論文的“水分”。
但是現實的情況是,芮同學確實發表了這么多論文,能讓廈門大學公開表揚,也證明其確實是科研大神,不佩服不行。
分析:
其實類似于芮同學這樣的科研大神并不是個例,之前清華大學就有同學發表過108篇論文,中南大學某同學三年內通過了40篇SCI論文的情況。
但是令人比較唏噓的是,這位科研大牛在發表過這么多論文之后,只是順利畢業了,并沒有為科研領域做出過什么貢獻。
這也不得不讓很多學生開始思考,研究生畢業之后,還有必要考博嗎?
碩士研究生畢業后,還有必要繼續讀博士研究生嗎?
隨著高等學歷的普及,現在就業市場的競爭比較激烈,很多本科生沒有競爭優勢,自然也就動了想要考研的念頭。但是在研究生畢業之后,部分學生也會開始糾結,還有必要繼續讀博嗎?
這其實要看學生本人對未來的規劃,如果是未來要進入到科研領域工作的話,那么讀博確實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如果學生是其他領域的,比如說醫療、法律、計算機等專業的畢業生,那么其實研究生的學歷就已經夠用了。
而且部分專業,哪怕學生在學校里面學習成績再優異,不走到工作崗位上實踐那都是空談。而且現在博士研究生想要順利畢業,難度比較大。
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像廈門大學的芮同學一樣,一年半的時間就發表58篇論文。而且按照現在我國學生們入學的年齡來看,讀完博士學生們的年紀確實比較大了,如果還不是名校生,就業的難度也會比較大。
所以研究生畢業之后,學生們到底還要不要讀博士,還是要結合自身做選擇。而且只要是名校的研究生,想要進入大廠工作也還是比較輕松的,而且未來還能有較好的發展前景。
今日話題:你覺得一年半發表58篇論文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