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若你曾仔細凝視過冬天的樹,便會發現,以虬枝在天空揮灑水墨的它們,瀟灑輕逸;若你在樹旁站立過,就能感覺到,樹的根系通達延展,正在汲取來自黑暗深處的無限潛能。人原本與樹一樣,自然生長、發育,但為了生存,求名利,一路狂奔,亂了節奏,不妨向樹學習——春夏時蓬勃,是強者;秋冬時干枯,卻是另一象限的強者,歸位內核,向下扎根。
請結合以上材料,以“向樹學習”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感受與思考。
(資料圖)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寫作指導
【文題解析】:
題目要求以“向樹學習”為主題寫一篇文章,材料中的關鍵句是“向樹學習一一春夏時蓬勃,是強者;秋冬時干枯,卻是另一象限的強者,歸位內核,向下扎根”,可以以此為立意的基點。具體而言,材料還涉及冬天的樹的特征,虬枝瀟灑輕逸,根系通達延展,正是對關鍵句的印證。寫作時,要結合自身的學習生活情況,聯系實際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闡發感受和思考:①遭遇冬天困頓時,應保持灑脫,向下扎根,努力沉潛,以期變強;②人為了名利等亂了節奏,原本應該像樹一樣,自然生長;③人應該像樹一樣,春夏(青春、順境)時蓬勃向上,秋冬時(逆境困境)扎根土地努力。
【立意參考】
1.努力做強者;
2.按照自己的節奏生長;
3.圖歸位內核,向下扎根;
4.沉下心來,自我滋養。
【佳作賞析】:順境中向陽生長,逆境里向下扎根
不是所有的鮮花,都盛開在春季:不是所有的樹木,都能四季常青;不是所有的溪流都能匯入四海。然而,春夏之時,樹木蓬勃生長,向上延展;秋冬之時,樹木虬枝盤繞,懂得向下扎根歸位內梭,積攢力量。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向樹學習,大有裨益。
向樹學習,吾輩可找到自己的節奏。
我們本可以像樹一樣,自然生長,發育,成熟,老去……我們的生存之上,建立起巨大的金字塔,它蘊含著我們更高的追求。可有的人為了摸到塔尖,一路狂奔,迷失自我,到頭來一事無成。殊不知,塔尖本就不是為他準備。在“更高、更快、更強”的教化下,我們刻意加練,在數億人同呼吸的世界里,我們擠破了頭想成為別人仰望的存在……此時,我們何不做一棵樹,做一棵順應自然的樹?任它東西南北風,我有我自己的節奏。
吾輩向樹學習,可在順境中把握機遇,蓬勃生長。
雨后的春筍,在一夜之間便可布滿山野,因為它們知道機會的難得,我們亦是如此。在寶貴的年紀里,千載難逢的時代里,我們更應抓住春風,讓種子發芽,讓嫩芽吐綠,奔著陽光空氣,肆意地生長,接過前人的擔子,為他人拋灑陰涼。
向樹學習,吾輩應在逆境里向下扎根,歸于本心。
秋冬對于樹木而言,不完全是悲慘。樹木在秋冬歸藏蓄勢,在秋冬開啟春天——地下之冬即地上之春,這是一體兩面。人以一端觀之而分榮枯,于樹而言,四時流轉,生機從未停止。逆境之樹也常讓我想起大漠里的白楊,茅盾先生的《白楊禮贊》讓我記憶猶新。“它沒有婆娑的姿態,沒有屈曲盤旋的虬枝,但是它偉岸、正直、質樸、嚴肅,也不乏溫和。”當我們面對困難時,與其怨天尤人,不如像樹一般,默默為柳暗花明積蓄力量,亦如白楊般,頑強不屈地追求著。
向樹學習,順應自然,于寵辱間得真智慧。
這正是:
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
歸來笑捻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