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很多中國留學生都要返澳學習了。而澳洲對于國際留學生來說目前有哪些問題比較棘手呢?
讓我們來看看幾位真實國際留學生的故事:
(資料圖)
Dahlia Rera Oktasiani 于去年 11 月抵達澳大利亞,渴望開始在悉尼的一所商學院學習她的項目開發課程。
剛到澳大利亞時,Oktasiani 女士每周支付 110 澳元租一間兩人合住的房間,但現在租金已漲至 185 澳元。
“我需要有創意,通過在家做飯找到便宜的飯菜,或者在市場上尋找特價促銷活動。”由于澳大利亞的生活成本危機和通貨膨脹率上升,她是眾多感到壓力的國際學生之一。
Oktasiani 女士在Covid期間在巴厘島工作,并設法為她的學業攢了一些錢。但她已經動用了自己的積蓄來支付住宿和食物費用,Oktasiani 女士說她需要謹慎預算。
2022 年,澳洲政府取消了每兩周工作 40 小時的上限,以幫助緩解勞動力短缺,這意味著像 Oktasiani 女士這樣的國際學生現在可以比以前的同齡人工作更長的時間。
但該安排將于今年 6 月結束,學生簽證持有人的工作時間將再次被限制為每周 20 小時。
“目前我每周工作大約 40 小時,這幾乎不足以支付我所有的生活費用,”她說。她主要擔心的是澳大利亞不確定的經濟形勢以及這將如何影響未來幾個月的生活成本。
“我需要存錢,還要為自己準備一些緩沖,因為我不知道會發生什么,”她說。“價格可能上漲 10%、20%。誰知道呢?”
Oktasiani 女士希望獲得更多經濟適用房來幫助國際學生。
她從一個熟人那里聽說,他們和另外兩個人合住一個房間,住在一棟由 12 名學生合住的三居室房子里。
根據悉尼科技大學 2019 年的一項調查,一些國際學生使用了“熱床”,他們的床只在白天或晚上的某些時間可用,以便其他人可以睡在上面。
該調查使用了 7,000 名學生(當時悉尼和墨爾本約有 750,000 名國際學生)作為樣本,估計約有 3%(即 200 多名學生)每天租幾個小時的床位。
除此之外,在阿德萊德,Kevin Vuong 和他的雙胞胎兄弟 Nick 很幸運能找到住處——他們在南澳大利亞大學學習期間與叔叔的家人住在一起并支付房租。
這對雙胞胎 20 歲,來自胡志明市,但在搬到這里讀高中后,過去五年一直在澳大利亞生活。雖然他們的住宿費用低于一般國際學生,但他們仍然需要支付食物和私人醫療保險費用。
“我們必須支付私人醫療費用,因為國際學生不在醫療保險范圍內,”Vuong 先生說。
這位國際留學生曾在一家超市擔任手推車收集員,但現在正在尋找一份不同的工作以適應他更高的學習負擔。
“因為我在大學二年級,我需要確保我有時間學習,”他說。“目前我的父母仍然能夠支持我們,但他們現在正在苦苦掙扎,因為越南的經濟形勢由于 COVID 仍未完全恢復,”他說。“這對我的父母來說相當困難。
”在澳大利亞,他的生活是工作和學習的循環,沒有太多時間放松或社交。“這是一個非常累人的情況。你只是學習。如果你不學習,你就在工作,”
他說。“如果你不工作,你就需要學習。做完所有事情后,你很累地回到家,上床睡覺。第二天你又要重復一遍。”
澳大利亞大學協會首席執行官卡特里奧娜杰克遜表示,自 12 個多月前邊境重新開放以來,看到國際學生穩步返回澳大利亞,她感到鼓舞。
但她說,她也認識到他們在這里定居所面臨的挑戰。“學生福利是大學的首要任務,我們強烈鼓勵任何有困難的人向他們的機構尋求幫助,”她說。
有一系列支持服務可以幫助遇到學業、經濟或個人壓力的學生。“我們將繼續與政府密切合作,確保來自國內外的學生有機會從澳大利亞大學教育中獲益,”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