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獸歸籠,孩子們回歸校園,從“休息”模式切換到“學習”模式,家長們在開心之余,不免又有些擔心:
“聽說開學季=生病季!孩子抵抗力差,一開學特別容易生病。有時班里一個孩子生病了,其他孩子也會接二連三地生病。”
這是為什么呢?
(相關資料圖)
為何孩子剛開學容易生病?
01
入學焦慮,情緒緊張
孩子們剛離開熟悉的環境和家人,來到學校,心里難免會有各種不安,進而可能會出現各種煩躁、焦慮、哭鬧、拒食等現象,長期在這種應激狀態下, 機體的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
02
集體生活,交叉感染
在幼兒園和小學里,孩子們每天至少要接觸到十幾個小伙伴。孩子們的防護意識不強,很容易發生交叉感染。
03
生活習慣被改變
孩子們在家里是被百般呵護,到學校以后,從飲食習慣和結構,到睡眠作息甚至排便習慣,都發生了變化。由于在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就可能出現 喝水少、挑食、偏食,甚至消化功能紊亂、睡眠缺乏等情況,久而久之就容易生病。
04
沒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很多孩子活潑好動,沒有較強的衛生意識,沒有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等良好的衛生習慣,極易造成 “病從口入”。
5種春季兒童常見傳染病
春季各種傳染性疾病高發,除了諾如病毒(諾如病毒易感期!酒精、免洗洗手液沒有預防效果,我們怎么辦?)之外,這五種兒童常見的傳染病也要警惕。
01
麻疹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我國法定的傳染病中屬于乙類傳染病。
本病傳染性極強,在人口密集而未普種疫苗的地區易發生流行,麻疹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但以 冬春季節為高峰。
主要癥狀:發熱、咳嗽、噴嚏、流涕等上呼吸道卡他癥狀及眼結膜炎,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皮膚斑丘疹。
潛伏期:平均為 10~14 天,接種過麻疹疫苗者可延長至3~4周。
易感人群:人群對麻疹病毒普遍易感,凡未患過麻疹或未接種過麻疹疫苗者均為易感者。
該病主要在 6個月至5 歲間流行。近些年在年長兒和成人中也可見一些輕型麻疹病例,其主要原因為嬰幼兒時未接種過麻疹疫苗或未再復種,使體內抗體的水平降低而成為易感者。
傳播途徑:呼吸道飛沫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麻疹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
病毒主要存在于患者的口、鼻、咽、眼結膜分泌物中,患者咳嗽、打噴嚏時,病毒隨排出的飛沫經口、咽、鼻部或眼結合膜侵入易感者。密切接觸者亦可經污染病毒的手傳播,通過第三者或衣物間接傳播很少見。
02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疾病,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在我國法定的傳染病中屬于丙類傳染病。由于風疹的疹子來得快,去得也快,如一陣風似的,“風疹”也因此得名。風疹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季最高。
易感人群:一般多見于兒童,未患過風疹者均易感。流行期中青年、成人和老人中發病也不少見。可流行于幼兒園、學校等聚集群體中。
潛伏期: 一般為14~21天,平均18天。
傳播途徑:主要由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通過病毒污染的食具、衣物及直接接觸等傳播。孕婦感染風疹病毒可通過胎盤傳給胎兒。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傳染源。起病當天和前一天傳染性最強。患者口、鼻、咽部分泌物以及血液、大小便等中均可分離出病毒。
癥狀表現: 臨床上以低熱、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
03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在我國法定的傳染病中屬于丙類傳染病。腮腺炎病毒屬副粘液病毒科RNA病毒,主要侵犯腮腺,以發熱,腮腺腫脹、疼痛為特征。
全年均可發病,冬春季節為發病高峰。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主要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感染后可獲持久免疫力,二次發病者少。
潛伏期:14~25日,平均18日。
傳播途徑:通過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唾液傳播。病人及隱性感染者為傳染源,發病前2日傳染性最強。
癥狀表現:少數患者有發熱、頭痛、乏力、食欲下降等前驅期癥狀,典型表現為發熱和以耳垂為中心的腮腺腫大,邊緣不清,輕度觸痛,開始為一側,以后多累及對側,腮腺腫大3日后開始消退,可持續7~10日。
04
猩紅熱
猩紅熱是由A組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是細菌性疾病,在我國法定的傳染病中屬于乙類傳染病。全年均可發生,但冬春季為多。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好發于學齡前兒童及學齡期兒童。
潛伏期:平均2~5日。
傳播途徑:空氣飛沫傳播為主要傳播方式。傳染源主要是猩紅熱患者,尤其是發病前24小時至急性期,通過呼吸、咳嗽、打噴嚏、說話等方式產生飛沫,經呼吸道傳播。正常人鼻咽部、皮膚也可帶菌(定植),但無任何臨床癥狀,此類人群稱為帶菌者。帶菌者具有一定的傳染性。
癥狀表現:臨床表現為突發高熱、咽痛、全身彌漫性充血性點狀皮疹和退疹后明顯的脫屑等。少數患者病后可出現變態反應性心、腎、關節損害。
05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性疾病,在我國法定的傳染病中屬于丙類傳染病。流感病毒特別是甲型流感病毒易發生變異,而使人群普遍易感,已多次引起全世界的暴發流行。
在我國北方地區, 流感多發生于冬春季,在南方地區,也可在夏季流行。
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對同一亞型會獲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但各型與不同亞型間無交叉免疫,故人體可反復患病。免疫力低下的患者、5 歲以下幼兒、65 歲以上老年患者、孕婦、肥胖和慢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現重癥。
潛伏期:流感潛伏期短,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
傳播途徑:空氣飛沫或氣溶膠經呼吸道傳播為主,也可通過直接接觸傳播或病毒污染物品間接傳播。傳染源主要為流感患者,其次為隱性感染者。病初2~3天的傳染性最強。
癥狀表現:主要表現是突發高熱、頭痛、乏力和全身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重,而咽痛、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癥狀相對輕。兒童可能出現腹瀉和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可以并發肺炎、腦炎、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等。
如何為孩子做好防護措施?
應對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猩紅熱、流行性感冒,可以從管理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及保護易感人群三方面做好防護措施。
1. 流行季節減少去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或人多擁擠處,注意呼吸道隔離,出入戴口罩。
2. 室內定期開窗通風,注意環境消毒,促進空氣流通。
3.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不隨地吐痰,避免正對他人咳嗽,勤曬衣被,日常生活用品及玩具及時清洗等。
4. 均衡飲食,充足休息。
5. 疫苗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手段,對易感人群及尚未發病者,可給予疫苗接種。麻風/麻風腮疫苗為聯合疫苗,麻(麻疹)、風(風疹)、腮(流行性腮腺炎)代表不同的疫苗成分,可預防相應的疾病。預防流感的最有效方法仍是流感疫苗接種,我國目前使用全病毒滅活疫苗、裂解疫苗和亞單位疫苗,均有很好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
編輯 | 京教君
內容來源|首都教育(ID:bjedunews)
END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學指南,發現價值,分享新知
關注更多教育信息,歡迎大家掃碼加入圈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