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以“無限復讀”的政策,也讓不少家長和考生感到安心。
只要滿足要求的學生,在高考失利之后都能選擇復讀。這也代表著學生們將擁有更多的考試機會,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院校。
(資料圖)
所以,在每年高考結束之后,部分學生會放棄去高校報到,而是選擇來年再嘗試一下。這樣的考生,也被很多人稱之為“高考刷分生”。
有家長質疑“高考刷分生”的存在,影響了高考的公平
為什么在高考里面,還分為高考復讀生和刷分生呢?這是因為這兩類學生選擇復讀的初衷不一樣。前者是高考失利,沒有被高校錄取,但是還有想要上大學的愿望,所以選擇復讀。
但是后者不同,僅僅是因為沒有考上目標院校,被其他的高校錄取后感覺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所以選擇復讀。
那么這類考生不僅僅浪費了一個錄取名額,而且還占用了教育資源。并且他們的高考優勢要比應屆高考生要多。因為提前復習了一年,也了解了高考的整體流程,不管是從心態上來看,還是從考試經驗上來看,都甩了應屆高考生一大截。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表示,這并不公平。所以在2023年,高考的“減分政策”出爐,對于應屆高考生來說,絕對是很好的一個消息,有利于減少學生們的高考壓力。
2023高考“減分政策”出爐,復讀生優勢說沒就沒,家長:這才公平
相信很多家長都知道,高考有“加分”政策,比如說烈士子女,歸僑、華僑的子女還有自主就業的退役士兵等等,在高考錄取階段,會進行10分到20分左右的加分。
但是何為“高考減分”政策呢?其實就是為了保證高考的公平,減少高考應屆高考生的考試壓力。
根據數據顯示,在2022年高考中,河南地區的高考復讀生人數占比將近50%,排名第二的山西地區,高考復讀生占比為35%,也令人唏噓不已。
所以為了學生們保護學生們的高考公平,增加應屆考生的考試優勢,部分地區下發政策,針對高考復讀生。
如果學生在前一年的高考中已經被高校錄取,但是并未報到而是選擇復讀,那么在來年的高考中,位次將會排在同分數段的考生后面,并且當時沒有報到的行為也將計入檔案,提供給學生報考的高校。
同樣的分數,但是排名和位次不同,也將會影響學生們之后的錄取,基本上就相當于變相的“減分”。
換言之,學生們將會同分不同命,即便分數一樣,卻還是有很大的可能不被錄取。很多家長看到這樣的政策之后,紛紛表示這才公平。
本身高考志愿填報就應該謹慎,不能又占用名額又想要來年考出更好的成績,被更好的大學院校錄取,這對應屆高考生來說,確實非常不公平。
而且高考在擬定招考名額和計劃的時候,也是希望可以招滿人的,如果學生被錄取了還不去報到,不僅會浪費教育資源,也影響了高校的招生機會。
高考填報志愿并非“兒戲”,2023屆考生三思而后行
高考,對于大部分的學生來說,幾乎是一場可以改變命運的考試,所以學生們在填報志愿階段一定要慎重。如果有目標院校,就不要報考其他院校,避免出現被錄取了還不去報到的行為,造成“失信”的情況。
除此之外,學生們在報考階段也要防止出現滑檔或者是被退檔的情況,影響最后被錄取。所以在報考的時候,要填報可以兜底的大學院校,保證自己一定能被錄取。
現在大部分省份都取消了一本批次、二本批次,而是直接分為本科批次和??婆巍_@個時候學生們在填報平行志愿的時候更要慎重。最好的方式就是每一個平行志愿的院校之間間隔5分,依次遞減,可以有效防止出現滑檔的情況發生。
現在距離2023年高考剩余的復習時間已經不多了,希望學生們能端正復習態度,根據模擬考試的成績對之后填報高考志愿進行有一個較好的分析。
目前山西地區下發的這個政策,和高考減分根本沒有區別。希望學生引以為戒,在高考填報志愿階段,多多注意,避免出現類似的情況。這樣才能考上自己心儀的大學院校。
今日話題:你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