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10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2 分鐘
糾錯是為了讓學生消化課堂上不理解的知識,不犯重復性錯誤,那么,新學期教師如何糾錯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筆者從一線教師的實踐中總結出以下經驗,供各位老師參考。
1.三級鏈條糾錯
(相關資料圖)
第一級是現場即時反饋糾錯。
它包括語文、英語早讀的背默糾錯;包括正課練習、檢測環節隨做隨改的課堂糾錯;還包括練習冊上寫錯單詞的提醒糾錯。目的是夯實雙基,把問題消滅在初學階段。
第二級是作業批改后的及時糾錯(簡稱日糾錯)及講題糾錯。
教師除了要求學生在錯題本上規范訂正外,還要在訂正后把錯題講給其他同學聽,以檢驗學習效果。同時教師務必要集中錯題,上一節重點錯題的二次集中糾錯課,目的是讓學生真糾錯,錯題不扎堆。
第三級是學生小組長日過關及周過關的“雙過關”糾錯。
教師可以把學生分成四個人一組,選出一個學科過關組長。學生會的題用藍筆寫,不會的可問別人,或看答案明白后用紅筆寫。
第二天紅筆寫的題讓小組長檢查過關,即日過關。每周五將一周做過的題統一收集,其中紅筆寫的題小組長任意抽查檢驗,即周過關,這樣可以減輕教師糾錯過關負擔。
2.對單元或月考試卷中重點題實施六步糾錯法
(1)找錯因。
(2)規范訂正:小題當大題寫步驟訂、蒙對的題在旁邊用紅筆訂正。
(3)找一至二道同類題鞏固。
(4)整理消化該題涉及的知識點、概念與公式。
(5)嘗試將錯題進行變換檢驗。
(6)整理到糾錯本上多次消化。
需要注意的是,每張試卷只選一至二道題采取六步糾錯,優生、中等生、學困生所選擇的題是不一樣的。目的是真學會,不犯重復性錯誤。
3.提倡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糾錯,即選10到15分的題糾錯
學困生想通過糾錯,把卷子上題都學會是不現實的,教師可以指定或讓學生選10到15分的題重點糾錯,只要這點題消化了就算過關了。目的是分層糾錯達標,實現重點糾錯。
4.試卷或糾錯本上的題采取星級糾錯
試卷或糾錯本上的題可以先訂正,第二天只看訂正的題,會的劃掉,不會的標上一星;一周后只看標一星的題,會的劃掉,不會的標上二星;一個月后只看標上二星的題,會的劃掉,不會的標上三星,考前再看一遍。目的是每次學的都是不會的,不做無用功。
5.作業原題抽測、試卷講評后重考的二次糾錯
讓學生翻看別人的糾錯本,或互相分享錯題本上的錯因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教師應重視糾錯、多元糾錯、從根上糾錯,鞏固糾錯是策略,構建層級糾錯鏈是關鍵,通過多元方法為學生成長助力。
作者:王紅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