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上很多人都存在一個觀點,“大學”比“學院”級別更高、師資更好,當然錄取分數也更高。
一所高校,從“學院”更名到“大學”,關系著學校的招生錄取、人才培養、學科建設、教育經費等諸多方面,對于提升高校知名度、發展水平、引進師資、獲取優質生源、爭取更多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相關資料圖)
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實力的持續增強,近年來,越來越多高校將更名提上學校規劃發展日程,近期也有多所高校釋放出“更名信號”,沖刺更名為“大學”。
對于山城重慶來說,就有一所學院等待著更名,它就是重慶三峽學院。
據悉,重慶三峽學院的更名工作已經列入了重慶市高校設置規劃。目前,重慶三峽學院更名大學已經完成了市內程序,學校正在抓緊時間完善申報資料。這也就意味著,重慶這座西南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又將迎來一所真正意義的“大學”。
重慶三峽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普通本科院校,也是“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普及基地”之一。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創建的四川省萬縣初中師資訓練班,后經萬縣師范專科學校的發展階段,1994年與萬縣教育學院、萬縣地區工交職工中專學校合并,組建了四川三峽學院。
2000年,學校更名為現在的重慶三峽學院。
近些年,重慶三峽學院的發展速度非常快,201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權,2021年,被批準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立項建設高校。
學校現在擁有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環境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農林經濟管理、數學),8個專業學位碩士授權點(教育碩士、農業碩士、土木水利碩士、旅游管理碩士、新聞與傳播碩士、電子信息碩士、資源與環境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一流專業2個,國家級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改革試點項目1個。
在軟科大學2022排名中,重慶三峽學院排在399位,相較于2020、2021年位次變化不大。
從學校的學科建設來看,重慶三峽學院還是具備一定的學科實力的,是一所中規中矩的普通二本院校。學校的中國語言文學、農業等都不錯,在重慶地區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早在重慶十三五規劃中,重慶三峽學院的更名工作就已經被列入了其中,只是當時由于一些原因和獨立學院轉設的影響,教育部在審批更名“大學”的進程中放緩了一些。所以,近期重慶市正式申報重慶三峽學院的更名,等到最終批復下來,也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就如同網友所說:更名之路漫漫。
所以,重慶三峽學院正式掛名“大學”還需要走完接下來的程序。
還有很多網友關心一個話題,重慶三峽學院更名之后叫什么?在湖北的宜昌,已經有了一所三峽大學,如果改為重慶三峽大學,肯定會招來很多爭議。畢竟,只是在其他院校的校名前增加了一個地名,實屬不妥。
實際上,該校曾經透露過擬使用名,即“三峽科技大學”。一方面,不去掉“三峽”兩個地域名,另一方面,科技兩個字可是時下流行的校名,擺脫某些傳統行業形象,更加容易招到優質的生源。
但不管結果怎么樣,還是要以學校最終的官方消息為主,畢竟現在的大學校名都還是網友們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