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腦洞就是比很多人要大很多,這一點從他們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意想法上能看得出來,從考試、寫作業(yè)的卷子上也能看出一二來。
都說小學的知識并不復雜,小學生也比較好教,可是沒當過老師這份職業(yè)的,真的都只是“站著說話不嫌腰疼”而已,當上小學老師后可能就會發(fā)現(xiàn),根本就不像想的那么輕松愉悅。
(相關資料圖)
小學生的想象力格外豐富,有時候思維也是根本不受控制,整天都有各個各樣的問題,就好像十萬個為什么那樣,就連卷子上的答案都很離譜,讓老師看了哭笑不得。
小學生奇葩試卷火了,主打的就是一個出其不意,給0分真一點都不為過
那些說小學生好教的人,一定都是沒怎么帶過孩子,也沒輔導過學生寫作業(yè)的人,不然是絕對說不出這樣的話來的。
不說別的,就說這些學生的試卷吧,上頭讓按要求造句,結(jié)果學生寫出來的答案一個比一個離譜,不能說沒用上可是用的又全都不對。
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可能跟我們的還真是不一樣,果然是形容事情如所預料的那樣,結(jié)果到了學生這里就變成了“先吃水果,然后吃飯”,把好好的一個形容詞直接拆分瓦解了。
還有看圖寫字,補充歇后語的試題,學生也全都寫得驢唇不對馬嘴的,雖然說的可能都是實話,但老師可沒這么教過啊,這不給0分可真是一點都說不過去了。
還有很多很多,學生的試卷答案真的是沒有一個在老師教的范圍內(nèi),主打的可能就是出奇不易,但仔細看看吧還挺在情理之中的。
只不過考試畢竟還是正經(jīng)場合,也要正經(jīng)認真的回答問題才行,這種奇葩試卷能拿0分真的一點也不稀奇。
小學生有聰明的頭腦是好,但也要分清場合,分清實際情況
在什么樣的場合里做什么樣的事,學習這種嚴肅認真的場合下,當然是要一絲不茍一點,不能有太多自己的想法和主見。
雖然有時候?qū)W生有頭腦,有想象力是好事,但有些東西就是固定思維的,不是可以舉一反三的,也不能隨便用自己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學習的事情是最需要嚴謹?shù)?/strong>,這也是學生從小需要養(yǎng)成的良好習慣。在學習之余學生可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見,但在學習的事情上還是要多聽老師的。
老師讓學生怎么去做,學生就要怎么做,不能太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學生聽老師的話更是從小就應該做的,要學會尊敬師長,多聽從老師的指導。
配合好老師的教學,學生才能有更好的成績,才會慢慢學會這些知識、文化和規(guī)矩,這些都是學生從小就應該要好好學習培養(yǎng)的。
如果遇到有學生冥頑不靈,不聽話的,老師怎么教育也是一門學問
現(xiàn)在的學生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的,老師都經(jīng)常犯難不知道該怎么教育他們才好,說的輕了學生不聽,說的重了學生家長又愛來胡鬧。
所以才會導致現(xiàn)在有那么多的佛系老師存在,不管學生到底會不會,只管講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下了班以后更是找不到一點蹤影。
可這樣就很難能夠培養(yǎng)好學生,學生能學成什么樣也只能全靠自己了,這難道是老師們愿意看到的嗎?老師甘心就這樣讓自己的學生學習不好嗎?
身為一個認真負責任的老師,恐怕沒有哪個人是愿意這樣做的,尤其是小學老師更是想用盡一切辦法讓學生成材。
可如果遇到這種怎么教都教不會,學生挺尖挺靈就是不往正地方用的,老師又該怎么辦才好呢?
這個時候或許對癥下藥才是重點,這樣的學生通常都是貪玩心理,他們不是不會只是不想好好認真的學習。
老師可以采取引導的方式,循序漸進的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習產(chǎn)生更濃厚的興趣,這樣學生也才能一點點的走進學習中去。
光有老師的教育還不夠,家長也得付出一定行動
家長更多的時候都應該跟老師站在統(tǒng)一戰(zhàn)線上,不能太慣著學生了,不然就會給學生養(yǎng)成一種不好的心理,讓學生不尊重老師。
而且家長平時也要多教育、多輔導學生,讓他們可以更努力的學習,而不是整天只想著玩。
當學生和老師發(fā)生問題的時候,不要一味的聽信學生的話,要實事求是的多打聽了解,跟老師好好溝通,沒有什么事情是溝通解決不了的。
家長和老師打好配合,學生的成績才能越來越好,家長也才不用愁,老師也能更好地完成自己的本職工作。
今日話題:你們覺得這些試卷被判0分合理嗎?來一起交流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