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教育學生提倡“家校共育”。家長們不能把教育學生的問題完全推給學校,盡管工作忙碌,也要參與到教育教學中來。
家校共育的初衷肯定是好的,但是隨著“變味家長群”,“變味家委會”,掃雪,布置手工作業,甚至是家長批改作業的產生,讓家校共育離最開始建立的初衷漸行漸遠,背道而馳。
(資料圖片)
而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們不僅要成為一名“老師”,也要成為“工人”,現在甚至還要承擔“保安”的工作,也是令人匪夷所思。
某小學護學崗“惹爭議”,教育局回應
為了給中小學生減負,現在學校幾乎不給小學生布置太多的作業,尤其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學生,是沒有紙筆作業要做的。但是你以為這樣小學生的壓力就減輕了嗎?其實也并沒有,因為非書面作業的花樣非常多。
比如讓學生數一千個豆子,讓學生做一項手工作業等等。有家長感嘆,面對這樣的作業,幾乎是全家老小齊上陣,才能在夜晚到來之前勉強將作業完成。
而學生們拿到學校展示的手工作業就更加離譜了,看一眼就知道和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關系,都是家長完成的。
學生的作業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成為了家長的作業。而最讓家長們感到心累的是,“護學崗”的出現。
不知道是哪一個地區哪一所學校先發明的,為了保護學生們上學放學的安全問題,學校里面每一個班級每一位學生的家長輪流排班,讓家長疏通交通,保護學生們的安全。
可是這原本并不應該屬于家長的工作。而且對于雙職工,且家里面老人身體不好無法幫忙的家庭來說,真的很不合理。
于是乎,四川樂山有一名學生家長,向相關單位投訴了某小學輕質家長參與護學崗的情況,隨后當地教育局進行了回應。
原本以為經過相關部門的調查,護學崗可能會被取消,或者嚴格遵守家長自愿的原則,但是沒想到回應表示,學校要求的是家長輪流站崗,合情合理,并無不妥,希望家長們能給予理解并積極配合。
并且給出理由,家長護學崗的設立,是為了加強全縣中小學生放學的安全問題,家長們應該給予理解和支持。
自愿護學崗還是“被自愿護學崗”,家長表示你看我干敢說話嗎?
這樣的回應,也讓很多家長感到“苦不堪言”。尤其是雙職工的家庭來說,請假不僅要受領導的白眼,而且還要被扣工資,可能還會因此失去績效獎金,讓原本就壓力比較大的生活“雪上加霜”。
而且看似是自愿的崗位,但是家長還是會被“道德綁架”。如果出現沒時間去的情況,還有人會說沒時間請假也要去。還有家長表示,他們每學期一次,每一位家長都是必須要參加的,但是就是站在那發呆,不知道意義何在?
還有家長表示,看似是家長自愿,的那是具體是不是自愿的,大家心知肚明,而且考慮到學生要在學校里面學習,就算家長不愿意也不能不去,家長表示:“你看我敢說話嗎?”
當然,確實也有家長是十分支持護學崗的,有家長直言學校那么多學生那么多家長,一位家長一年也輪不上一次班,那時候就請假去一趟唄,這也值得斤斤計較?
還有家長表示,這是為了學生們的安全問題考慮,也就是為了學生們好而已,家長不應該那么小肚雞腸,應該把格局放大一些。
但是說到底,這件事情的爭議并不是家長一個學期去值班一天或者是幾天的時間問題,而是教育在往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家校共育已經和當初的初衷背道而馳了。
家長將學生送到學校里面讀書,不僅是為了讓學生適應集體生活學習更多的道理,更多的還是沒有時間和精力管理學生。
而且在教育方面,家長應該和必須要盡到的是輔助學校和老師的義務,而不是學校和老師把批改作業、管理學生安全、制作家庭作業的任務都推卸到家長身上,那么教育豈不是本末倒置了?
一向如此也不見得就是對的,而是此前沒有家長敢于說出不同的意見罷了。雙減政策的下發,就是為了讓教育的重心回歸到學校和課堂,讓老師承擔起講課和批改作業的任務。
如果一項教育制度開始慢慢和建立初衷背道而馳了,開始被很多家長討論,開始引發質疑,那么我們是不是要思考一下其繼續存在的必要性呢?
今日話題:你贊成學校的護學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