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歷史大題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后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所以對于歷史知識點的掌握要全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分歷史知識點,大家可以看一看。
2023高考歷史大題必背整理
1.歷史時期戰國時期初步形成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法家代表韓非提出建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國家的主張。新興地主階級從加強專政和保護封建經濟發展的需要,初步確立了君主集權的政治體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統一中國后的歷史,把專制主義的決策方式和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
3.西漢鞏固
漢景帝、漢武帝解決了王國分權割據的問題。漢武帝又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論基礎。從此封建專制主義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鞏固。
4.隋唐完善
實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權與相權的矛盾;實行科舉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擴大了統治基礎,使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強
北宋初年,大力加強中央集權,解決了藩鎮割據和武將爭權的問題,中央集權制度進一步加強。
6.元朝新發展
為了加強封建統治和對遼闊疆域的管轄,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實行行省制度。這是加強中央集權的新舉措。
7.明清達到頂峰
歷史上明朝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還設立特務機構,實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設軍機處,大興文字獄。明清時期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達到了頂峰。
8.西漢歷史時期,由于西域交通的溝通,中國同西亞和歐洲的通商關系開始發展,中國的絲和絲織品,經"絲綢之路"運到西亞大秦。
9.唐代對外貿易興盛。唐都長安是亞洲經濟文化中心。對外貿易經陸路和海路與亞洲、歐洲各國往來。唐政府在廣州設市舶使管理對外貿易。這一時期貿易的重點是亞洲,交往對象主要是朝鮮、日本、天竺、波斯、大食等。
10.明朝初期,鄭和下西洋,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促進了明朝海上貿易的發展。明朝中后期至清朝實行閉關政策,古代對外貿易開始進入蕭條時期。
11.古代交通事業發展的歷程歷史
先秦時期我國古代交通初具規模,陸路修筑許多通行戰車的道路,沿途設有驛站,水陸交通不僅利用黃河、長江天然水道,而且相繼開鑿了胥河、邗溝、鴻溝等人工運河。
12.秦漢時期水陸交通形成全國網絡
秦統一中國后,頒布"車同軌"的法令,并建成遍及全國的馳道。挖掘靈渠,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連接起來,漢朝開辟了漢帝國和羅馬帝國的海上航線。西漢時期開通了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
13.隋唐歷史時期,古代交通進入高峰時期
唐都長安成為國內外交通樞紐和中心,構成了以長安為中心的遍及全國的驛路系統。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和溝通海上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使水陸交通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注:如果同學們想了解2023高考歷史18種大題及知識點必背的詳細信息,可以下載“蝶變志愿APP”。蝶變志愿APP是一款功能齊全,性價比超高的軟件,蝶變APP內的所有數據都是真實可靠,全部來源于各大官網,考試院,同學們可以放心使用。
2023高考歷史重要知識點匯總
古代著名的改革:
古代歷史上無數次革新與變法實踐表明,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也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1.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
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使齊國強盛,齊桓公確立霸業。公元前356年,秦國商鞅變法:廢井田,開阡陌;廢除特權,獎勵耕戰;建立縣制。秦國封建經濟得到發展,國家實力增強,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歷史:
公元485年頒布均田令,實行漢化政策。改革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
3.王安石變法的歷史:
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興修水利,發展了農業,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軍事力量也有所增強。但是新法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而失敗。
提示:想要低分上大學嗎?想要省心、高效、準確填報志愿嗎?想要步入理想院校嗎?可以點擊下方“測一測我能上的大學”,只要輸入分數、省份、文理科就能知道自己可以上的大學,通過大數據分析及云計算處理,為我們科學評估出的分數對應的所有可以報考的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