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
(相關資料圖)
2023年全國高考開啟
加油,少年的你!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鈴聲響起,1291萬考生結束了2023年高考第一“戰”——語文考試。
無論是驚、喜、惱、憂的些許情緒,還是昨夜輾轉難眠的一點疲乏,相信都已消解在剛剛的奮筆創作中,并化作言已成章的篤定。
對于這場考試,作文是一道大題;對于徐徐展開的人生,800字則是當下與未來對新新青年的第一次檢測——看看他們如何看見與思考,去回應時代價值,直面社會議題,啟迪人生行走。
注視時代、觀照現實、關注社會、關愛人生……透過一篇作文、一張試卷,我們能看到的,也許正是幾十年后某位行家里手回顧人生歷程所提及的重要一刻。
2023高考第一天,語文作文題就火速上了熱搜。
齊了!2023全國高考作文題匯總
為所有高考生加油!
你還記得當年的高考作文嗎?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記者:趙婀娜、吳月,制圖:林淵、安然
乍讀這些作文題,似乎很簡單,有的立意似乎一眼望穿,然而沒有深厚的人文積淀,想要寫好尤為困難。
有的乍看之下,云里霧里,不知所云,細細品味,才能找到立意。
這些作文題光靠平時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點顯然不能解。許多考生紛紛表示,要想寫好這些作文,平時的閱讀積累是絕對少不了的。
閱讀要從小學抓起,從啟蒙時期抓起,而中高考也再次證明,如果不閱讀,遲早是要吃虧的!
01
藏書多,讀書少?
你家有這種情況嗎?
現在的家長普遍重視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不少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小書架,但是如果問一問孩子書架上的書都讀過嗎,那么答案十有八九會讓父母失望,從頭到尾認真讀過的書不過少數幾本,能反復閱讀的就更少了。
也就是說,孩子的閱讀量和擁有的圖書量不成比例,這就意味著家長在給孩子選擇圖書時出現了嚴重的錯位。
父母認為好的書,孩子不感興趣;孩子喜歡的書,家長認為不值得讀。
對于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把選擇權交給孩子,孩子喜歡讀什么就讀什么,只要符合孩子的年齡層。
02
把選書權交給孩子吧
對此,不少朋友難以接受,他們說:“小孩子懂什么?怎么能讓他們自己去選呢?讀到壞書怎么辦?”其實,“讀什么書”這個問題最有發言權的是孩子自己。
父母為孩子選擇的圖書不論多么優秀,如果孩子不喜歡,讀不進去,還是沒用的。更何況,所謂父母為孩子挑選圖書,如今已經淪為根據銷量排名和網站評論買書的“跟風”,未必就真的適合孩子。
03
培養專注的閱讀習慣最重要
對于孩子的成長而言,重要的不是讀什么,而是培養一種以書為伴的良好習慣,而這種習慣只能通過從頭到尾讀完一本,再讀一本的循環不斷的過程才能培養出來。
閱讀是需要耐心的,如果書中的故事抓不住孩子的心,以小孩子的專注程度,很快就會把書扔在一邊不再讀了。所以,我們的目標其實是通過閱讀培養專注和耐心,這兩種品質的價值遠遠超過某本書所傳遞的知識。
實際上,決定孩子未來人生和事業成就的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就是專注和耐心。明白了這個道理,家長就不必再糾結于孩子讀什么書,而應該著力培養孩子的專注和耐心。
只有孩子感興趣的書,他才有可能認真地耐心地讀完。完完整整讀完一本書所帶來的成就感也會使孩子更加自信,不會因書太厚而產生畏懼感。
04
“量”比“質”重要
對于提高閱讀能力來說,有時候“量”比“質”重要,只有量上去了,閱讀能力才會有一個質的提高。所謂閱讀能力,本質就是記憶與理解。如同健身時必須通過反復提舉重物才能促使肌肉生長,只有大量閱讀才能刺激大腦掌握閱讀技能,更有效率地處理信息的輸入輸出。
因此,在青少年時期大量閱讀是極其重要的,記憶力和理解力會因此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所以,父母應該鼓勵孩子根據自己的興趣大量閱讀,而不必過于計較讀什么。
越是年幼的孩子對閱讀材料的趣味性要求越高,此時如果家長一味強調要讀好書,讀名著,反而容易使孩子以為讀書就是這么沒意思,難以真正建立閱讀習慣。
反之,帶孩子去書店或圖書館,讓孩子自己隨便選,只要去的次數足夠多,孩子最終將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讀書的勁頭就會大大增強。
猶太人有一個傳統,在給孩子的第一本書上涂蜂蜜,讓孩子從小就認為讀書是一件甜蜜的事,目的正在于此。
讀書,還是要任性一點兒的。
05
小學的重點不在成績,
而在閱讀
常有家長問:我家孩子小學成績挺好的,常常考100分,為什么到了初中,尤其是初二初三,突然就被落下了?其實,小學成績是具有一定“欺騙性”的,而初中成績不好,很可能是因為孩子在小學時,家長忽略了閱讀能力的培養。
中小學階段(尤其是小學階段)是孩子的良好習慣形成的關鍵期,同時也是孩子各項能力的發展黃金期,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習能力的發展,這種看似復雜的學習能力,卻可以通過另一種能力的培養去習得,這種能力就是“閱讀能力”。
總的來說,閱讀能力,需要兩種條件才能發展起來:
第一是持續性和連貫性,即閱讀習慣的培養:要每天固定有閱讀時間,而不可以喜歡就讀讀,不喜歡就不讀了,這樣不會有好習慣的養成;
第二是閱讀量的累計,沒有量的累積,就沒有質的提升。
年級 | 學期閱讀量合格 | 學期閱讀量優秀 | 每天閱讀量不少于 |
一 | 2萬字 | 4萬字 | 150字 |
二 | 3萬字 | 6萬字 | 250字 |
三 | 20萬字 | 40萬字 | 1500字 |
四 | 25萬字 | 50萬字 | 2000字 |
五 | 45萬字 | 90萬字 | 3500字 |
六 | 55萬字 | 110萬字 | 4500字 |
看看閱讀有多重要!要知道,不論男孩女孩,不論窮養富養,對孩子的書架,請一定要舍得投資。
06
小學欠下的閱讀賬,
早晚會暴露
一個孩子的聰明才智,如同種子,需要條件才可以發芽生長。這個條件就是海量閱讀和動手動腦的游戲方式。
如果一個孩子從沒有讀過一本好書,甚至從沒讀過一本超過10萬字的書,而是把大量時間都投入到學校課本和大量作業里去了,那么這個孩子的天賦聰明就被餓死了。
只有博覽群書、海量閱讀古今中外的圖書,廣泛涉獵百科常識書籍,智慧才能不斷成長,最終形成一種強大的發展能力。
事實上,小學階段的成績具有很大的欺騙性和虛假性,因為孩子把全部時間都投入到課本和作業里去了,自然就沒有時間大量讀書,而這如同丟了西瓜撿芝麻。這樣的投入即便考了高分哪怕是滿分,對孩子的未來而言都是一種巨大的損失。
很多家長在孩子小學階段很看重孩子的成績,不舍得孩子花更多的時間去讀書和玩,認為是浪費時間。可是,當孩子如同小苗一般營養不良而缺乏成長力量,到了中學階段前進乏力時,家長只會抱怨孩子如何如何,卻不知道正是自己一手造成了孩子的“短命高分”和“智慧營養不良”。
因此,小學階段一定要讓孩子從容一些,不要一味追求分數的高低。
請不要過分在意孩子小學階段的成績,而應該把目標放在孩子的基礎發展和能力培養上,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才能真正事半功倍,讓孩子受益終生。
07
人民日報整理的36個方法
讓你的孩子愛上閱讀
良好的閱讀習慣能讓孩子終身受益,得閱讀者得天下,閱讀不僅僅是為了考出好成績,更是從閱讀中體會人生。
培養閱讀習慣,家長要同孩子一起努力!
人民日報推薦,讓孩子愛上閱讀36種好方法:
小學的重點不在成績,而在閱讀,若同意請在文末點“在看” 。
本文素材來源于網絡,綜合整理和編輯:梅學堂(ID:meixuetang6688)
延伸閱讀:
沒有意外,就是成功!——寫給中高考考生家長
閱讀真的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嗎?
事關讀書大事!教育部等8部門發文,書記、校長要親自抓
閱讀的五個層次,認識當下的世界與自己
閱讀,才是最好的“補課”!(老師轉給學生和家長)
北京市十一學校特級教師王春易:“學以致用”是教師閱讀的真諦
家庭教育的三個關鍵:陪伴、閱讀和習慣
讓孩子愛上閱讀、學會閱讀,這些方法用起來!
胡春華:閱讀點亮未來 自主賦能成長
校長如何激活學校的活力?閱讀經典要有鷹眼和虎氣!
俞敏洪:閱讀的經驗與訣竅
馬未都:讀書只有當時苦,日后才能甜!徐賁:閱讀有五個層次,多數人停留在前三層
孩子不愛讀書,真愁人!快速閱讀“降龍”18招,育出善讀“書癡”
班主任:沒有海量閱讀支撐,只會餓死天賦,制造短命高分!附1-12年級書單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