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行小學英語教材中鮮有英文詩歌的出現,但詩歌對提升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及文學審美情趣有著重要意義。本文通過筆者的教學實踐,以基于素養落地、設置驅動問題、推進結構化進程和教學評一體化為原則進行詩歌語篇教學。本文以“四季詩歌”(Season)為例介紹筆者對于英語詩歌語篇教學的認知與實踐。
(資料圖片)
【 關鍵詞】 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教學
英語詩歌以審美原則為基礎,用音樂的旋律與和諧的詞句來表達作者的生活、情感、思想和想象。英語詩歌在《義務教務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列為必修課文類型。《新課標》中對英語詩歌語篇的選擇性必修要求是學生能夠發現和欣賞英語詩韻等文學形式中語言的韻律,了解英語詩歌的基本目的和結構特征,并通過作品的內涵和美感培養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而 學生能用韻律寫英文詩歌,理解和掌握表意文字的作用,以及話語中隱喻、擬人、重音、夸張、反題等修辭手法的常用用法,這是《新課標》對英語詩歌語篇的選修要求。必修要求、選擇性必修要求和選修要求這三者是層層遞進的關系,在學習主題的深度、廣度,特別是內涵方面不斷提升,從中也體現了鑒賞英語詩歌語篇的挑戰性與深度學習詩歌的必要性。
深度學習是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學生專注于學習主題,在老師的指導下積極參與。它涵蓋廣泛的讀寫技能,讓學生參與模擬實踐,促進學生自學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深度學習對目標、方法和學習成果提出了特殊要求。深度學習遵循認知規律,注重高階思維,強調構建和遷移;深度學習旨在理解和連接知識,形成高階思維,提高整體素養;深度學習強調以學生為主體,通過真實或模擬的學習體驗、交流與互動產生學習成果;深度學習有助于知情意圖行的全面發展。南京師范大學教授郭慧提出,中小學英語深度學習以提升基本素養是一種旨在培養高階思維的理解訓練。它側重于知識的批判性理解、內容整合、構建和應用。
一
指向深度學習的英語詩歌語篇教學實施路徑
本次教學以 PEP《英語》三年級至六年級出現的四次詩歌教學為藍本進行,以五年級下冊英語第二單元《我最愛的季節》(Unit 2 My Favourite Season)的教學為主題,導入學習第一課時,激發學生的英語詩歌創作興趣,指引研究方法;推進學習兩課時,教學“四季詩”題材的欣賞與創作;深度學習兩課時,教學“藏頭詩”題材的欣賞與創作;成果匯報兩課時,分別鑒賞“ 四季詩”與“藏頭詩”, 交流成果以演講展演匯報,鼓勵學生對各類詩歌進行鑒賞與創作。
基于深度學習設計并實施英語詩歌語篇創作教學,催生深度學習,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筆者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實踐探索。
圖 1 基于深度學習的英語詩歌語篇教學實施框架
(一)基于素養落地,確立英語詩歌語篇教學目標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中提出,英語課程需要圍繞核心素養的四個部分,分別是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因此英語詩歌語篇教學中的也需要實現核心素養的落地。筆者引領五六年級組英語教研團隊對 PEP《英語》教材中的詩歌體裁的語篇進行了梳理,并制定了教學目標與計劃(如表 2),并于學期開始前發布教學任務,其中五年級上冊為詩歌預習計劃,五年級下冊至六年級上冊為詩歌教學階段,六年級下冊為詩歌拓展環節。
該英語詩歌語篇的教學目標是為了提升學生對英語詩歌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英語詩歌的賞析能力,鼓勵學生創造英語詩歌,為初中英語的學習打下一定的寫作基礎。
表 2 英語詩歌語篇的主題與要素梳理
以五年級下冊“ 四季之美:創作四季詩歌”為例,項目開始前,教師要根據 教材與課標要求以及項目要素決定教學目標。比如五年級下冊的 Unit 2 MyFavourite Season 中出現的“四季”相關的詩歌,課內課程完后學生可以根據韻律、主題與手法,體悟詩歌的創作技巧,并自己嘗試撰寫四季詩歌。但在這之前就要設計有趣的閱讀詩歌的活動,激發學生對于英語詩歌的學習興趣,還要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資源作支撐,于是筆者在五年級上冊就設置了收集詩歌的項目。
教師基于詩歌教學的“ 賞析與創作”, 創設活動型詩歌教學新形式,展開詩歌語篇教學活動。為了實現核心素養落地的要求,該項目以收集詩歌為起點,賞析詩歌與創作詩歌穿插進行,以收集為基礎進行賞析,以賞析為基礎促進創作。
(二)設置驅動任務,設計項目化英語習作教學活動
英語課堂學習的設計與實施要統籌《新課標》中四個素養的要求,依據驅動性問題,創設真實情境,基于不同的學情,基于教學要求,整合各類英語詩歌教材,打破體裁界限進行有機組合,將多樣的教材內容整合為有效度的學習內容。
筆者以四季詩歌為例 , 設置三大驅動性任務并給予教學設計的策略。
1. 收集詩歌收集詩歌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學會提取并歸納詩歌語篇中的重要信息。PEP《英語》教材中其中一篇為四季詩歌,因此在此之前筆者讓學生收集另外以四季為主題的詩歌。收集完后在班級里進行分享,讓他們自己感知英語詩歌的文體有何特點。
2. 賞析詩歌
收集完四季詩歌后,筆者與學生進行了教材中的五年級上冊 Unit 2 Season的 Part A Let’s learn 中的四季詩歌教學,筆者根據表 2 和表 3 設定了五個維度的深度學習任務,分別為:
看——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形式
聽——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韻律
讀——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意境
賞——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內涵
寫——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文體
賞析詩歌的目的是為了分類與理解詩歌語篇的文體特點,特別是詩歌的韻律、主題與寫作手法的感知與欣賞。
3. 創作詩歌
通過上面用 “看、聽、讀、賞”,最后通過課后任務“寫”完成四季詩歌學 習的重要環節。教材中只有四篇詩歌語篇,因此筆者另外還找出了適合小學高段學生書寫的日本俳句進行詩歌拓展教學。俳句(Haiku)以五七五的形式描寫并表達情感,比較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創作。
筆者依據表 2 中的主題與要素設置了 3 個詩歌賞析活動和 3 個詩歌創寫活動,總共歷時兩年,讓學生對英語詩歌語篇的理解與創作打下堅實基礎。
(三)推進結構學程,架構英語詩歌語篇教學深度
指向深度學習的英語詩歌語篇教學中的創作任務群歷時兩年,貫穿小學高段五六年級四個學期的學程。筆者以如下的“四季詩”為例,進行結構化學程的推進,架構詩歌的教學深度。
1. 看: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形式
看,是學習過程中的一種新語言能力,它與聽、說、讀、寫的能力一起構成了基本的英語技能。在新媒體時代,“看”的能力越來越重要。老師應探索圖像、視頻、表格等多模態學習資源,積極調動學生的視覺觀察和語義理解能力,為英語詩歌語篇的深度學習鋪平道路。通過“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和“你有什么感受?”三個問題,讓同學們全方位感知本語篇的主題意義。這是解決英語詩歌語篇的閱讀能力缺乏,學生“如何讀”的問題的第一步,一個有效的導入課件有利于整節課甚至整個單元的學習。
2. 聽: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韻律
英語詩歌的韻律美主要體現在詩句中重音與非重音的節奏美,以及韻律中的韻律美。而事實上,英語詩歌的書寫節奏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學術問題。《新課標》中要求學生理解英語詩歌中的節奏之美和韻律之美。所以在詩歌教學中應該播放詩歌的音頻或老師進行示范閱讀,讓學生認識詩歌的韻律美,感受其悠揚的韻律與和諧的節奏。優美的背景音樂不僅能讓學生直觀感受詩歌韻律之美,還能幫助學生自己朗誦詩歌。當然,背景音樂必須由老師在課前精心挑選,并且必須與每節詩歌的意境保持一致,主要是純音樂為主。這是解決英語詩歌語篇學生“如何讀”的問題的第二步,為了讓學生能夠讀懂詩歌的含義,必須加強聽的重要性,從反復有效的聽詩歌的過程能夠有利于學生對于詩歌的全文賞析,在聽語音語調的過程中體會其中的情感區別,并思考詩歌的深度內涵。
3. 讀: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意境
這里的“讀”是指大聲朗讀。好的朗讀比純粹的語篇分析要好得多。為了從整體上感知詩人的思想感情,理解詩歌意境之美,老師應該反復讓學生朗讀,時刻注意朗讀時的力度、速度、語氣、輕重、節奏。在教詩歌朗誦時,應該嘗試更多優美的朗誦方法。優美的朗誦是指通過朗讀來把握一首詩的韻律、韻律和姿勢,把握語氣的輕重緩急、 詞的扎實、語速和語調。感受詩歌的音樂之美。筆者的課堂教學中從聽過渡到讀要用到五個步驟, “聽和重復”、“跟讀”、“自己讀”、“齊讀”和“有感情的朗讀”,最后進階到朗誦,要根據所“看”所“聽”進行有思考的朗誦,這是為了讓同學們反復鞏固詩歌的節奏與韻律,為他們后續創作詩歌打下堅實的語言基礎。
4. 賞: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內涵
英語詩歌是語言藝術的精髓,表達簡單,內涵深刻。不僅是描寫景物,更是抒發情懷,還有修辭和情感。這就需要在賞詩的時候老師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建立理性聯想,大膽表達自己,也是深度學習教學的核心環節。其中在修辭手法的教學中,筆者打算借鑒語文詩歌的賞析方法讓同學們進行知識遷移,最后筆者進行了雪萊等著名詩人的“四季贊歌”進行拓展教學。這是解決英語詩歌語篇的閱讀能力缺乏中學生“如何讀”的問題的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再進行“賞”這一步驟時,不僅要會“賞”詩歌的形式(文體、修辭和押韻),還要會“賞”詩歌的內涵(價值觀和主題意義)。前面的看、聽和讀都是為了賞析詩歌的內涵,只有理解了語篇的意義才能融會貫通模仿詩歌的用詞與結構,也是為了解決第二個問題“如何寫”做鋪墊。
表 4 詩歌教學方法對比
5. 寫: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的文體
《新課標》表明,語言能力包括聽、說、讀、讀、寫。聽力、閱讀和觀看是理解能力,而口語和寫作是表達能力。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理解力和表達力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英語詩歌語篇教學中,老師根據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挑戰、好奇心強、求知欲強等心理特征,鼓勵學生進行模仿、接續、寫新詞、聽詩等活動。這些教學活動旨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向學生展示深度學習的過程和成果的重要途徑。這是解決英語詩歌語篇的寫作能力不足,學生“如何寫”的問題的最后一環,前面所做的所有鋪墊都是為了學生能夠有詩歌語篇的輸出。到此為止,筆者也完成了老師“如何教”問題的解決。
6. 一體:深度學習英語詩歌語篇五維的融合
在英語詩歌語篇五維教學過程中,看、聽、讀、賞、寫五個維度是相互融合與串聯的。通過“看”詩歌的形式“賞”詩歌的文體,通過“聽”詩歌的韻律再進行“讀”詩歌的情感,通過“讀”詩歌的情感進行“寫”詩歌的輸出,其中“賞”詩歌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相信經過五維一體的深度學習,學生能夠全面深入的了解英語詩歌語篇的魅力和培養自創詩歌的能力。
(四)教學評一體化,提升英語詩歌語篇教學效度
所有年級都可以設計出基于深度學習的英語詩歌語篇教學的形式,筆者也逐一分析了創寫英語詩歌的要求與成果展示,那么如何用核心素養對這些詩歌進行評價,這就成了一個與各個學生相關的任務,也是筆者一直嘗試的新型評價形式。
1. 全程性作品檔案式評價
筆者設計的英語詩歌任務都是以作品成果集的形式保存下來,這就有利于《新課改》新變化之一的“教-學-評一體化”中的評價與反饋的形式創新。以五年級下冊藏頭詩作業為例(如圖 2),筆者設計了前置評價與展示評價兩個評價形式。前置評價是以自我過程性評價為主,以評價制作過程為中心進行評價;而展示成果評價則是以師評為主對成果展示進行評價。
圖 2 學生作品展示
2. 過程性自我清單式評價
自我過程性評價分為分為 A+,A 和 A-三個等級(如表 1)。A+等級為非常好,評價為最優秀。A 等級為很好,評價為良好。A-等級為可以更好,有進步的空間。該表格會在布置任務時一定并發布,既是一份任務清單又是一份自我評價表,有利于學生對照表格進行每一步驟的檢查是否完成,并給自己打分。
表 5 創寫英語藏頭詩
自我過程性評價表格Mission List 任務清單
3. 階段性成果展演式評價
展示成果評價則如表 2 所示,主要聚焦于學生創寫的英語藏頭詩的評價,可通過師評的形式進行。評價分為 AUAC 四個維度,態度(Attitude)、理解(Understanding)、應用(Application)和創造(Creation)。評價等級同樣為A+,A 與 A-,為了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所有參與的同學都可以獲得相應積分兌換精神類獎勵。
表 6 創寫英語藏頭詩展示成果評價表格
通過基于核心素養的新型評價方式,從學習態度、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和創新四個方面能夠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力,為接下來的有效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二
指向深度學習的英語詩歌語篇教學成效與反思
指向深度學習的英語詩歌語篇教學對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具有重要作用。不僅解決了學生“如何讀”與“如何寫”的問題,還解決了老師“如何教”的問題。教師應 結合生活實際,依托真實情境,設置多元化活動,設計多層次問題,讓學生感受英語詩歌之美,領悟英語詩歌意境,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其人文素養。深度學習的過程不僅需要教師的精心引導,更需要學生的主動思考和探究,它是學生全身心積極參與,體驗成功、獲得發展的有意義的學習過程。
因此,把深度學習融入到英語詩歌語篇中是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教育活動。總之,任何學習的形式變革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變得更有意義,英語詩歌語篇教學實踐也是如此。 該教學基于核心素養落地,設置驅動性任務,利用深度學習推進結構化學程,實現教學評一體化,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 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年.
[2]〔蘇〕B.A.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周蕖,等,譯.武漢:長江文藝出
版社,2014:73.
[3]鄭文.浙江省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案例解讀[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年.
關注明師俱樂部
明師說11+12
《明師說:讓新課標在英語課堂真實發生-30個中小學案例精選》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購買
適合學習語法的英文歌,課前、課中、課后用起來!
“新課標”背景下優秀板書設計法
太贊了!初中英語教師個性化作業設計案例,老師們快收藏起來!
新課標下指向“深度學習”的單元整體教學如何設計?這篇文章講明白了!
教學資源、精彩活動、趣味互動
福利折扣、在線咨詢
明老師微信ID:imingshigg
請不要重復添加明老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