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父母來說,挑選一所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學校是最終目的。北京有著海量的國際教育資源,到底哪家適合孩子,家長必須一家一家地好好考察。開放日是家長深入了解一所國際學校的首要通道。
目前國際學校都設有不止一次的開放日。很多家長會被學校漂亮的外觀、優質的硬件設施以及新鮮的活動形式所吸引。但去國際學校具體要考察什么、去開放日前要提前做哪些準備,對于首次接觸國際學校的家長們而言,一頭霧水。
■ 評估經濟情況和能力
家長們想要選擇國際教育的原因不盡相同,但家長有必要在孩子上國際學校之前,對家庭經濟情況和孩子的實際能力和意愿做初步的評估,對主要的國際課程和大學入學要求有一定的了解,這樣才能有針對性地通過開放日活動深入了解適合孩子的課程體系,在以后的學業規劃中將孩子自身優勢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其次,家長需要提前了解學校的理念是什么,是否與家庭教育方向一致,了解學校的軟實力,判斷學校是否可以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提供更加全面客觀的學業建議和規劃。并認真和招生官了解學校的培養模式,詢問學校的管理模式及規章制度,看看自己是否認可。
除此之外,也需要了解學校提供的俱樂部及其他非學術活動,是否和孩子的興趣所匹配。例如,如果孩子除了學習好,籃球也打得很好,希望在入學后能繼續提高,那么學校的運動設施和體育團隊的專業性也將是家長擇校的重要考慮因素。
一所學校的教學質量很難通過開放日展現出來,因此這就要求家長通過該學校在校人數,辦學歷史,畢業生走向等其他角度來綜合考量,從而更準確地對學校的國際教育地位及社會認可度進行判斷。
■ 現場要揀重要的問
除了校園開放日,不少家長也會通過國際學校聯合咨詢會了解學校信息。而招生會現場往往人數眾多,面對面提問的機會并不多。因此這就要求家長提前做好準備,揀重要的問。海德京華國際雙語學校的老師告訴記者,如果家長已經有幾所候選的學校,可以先去學校網站進行了解。如果網站上沒有家長想了解的信息,可以記下來,等見到學校工作人員再當面詳細了解,如果是能在網站上看到的信息,就不建議再問,尤其是學費這些客觀的信息,因為擇校展上時間其實很緊張,家長需要看很多學校,可以將一些關鍵問題,網站上了解不到的信息重點討論。在活動現場,建議家長可向學校了解中英文要求、對家長的要求、申請日期以及是否接收插班生等具體問題。面試也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每個學校的面試的題目可能都會根據學校的情況而有所不同。家長不需要特殊準備,也沒有必要找中介進行面試培訓。最重要的是提供真實的信息、表達自己家庭真實的教育需求。建議家長面試前先去學校官網了解學校的基本信息。
■ 學籍是否必需
讀民辦學校,是否還需要學籍?從2014年起,我國學生實行“一人一籍、籍隨人走”政策。無論進入民辦還是公立學校都需要學籍。此前,很多非京籍學生因為五證不全而選擇國際學校。
據悉,京籍和非京籍符合五證要求的家長需要在5月份自行按照所屬區教委的要求辦理學籍。再交由民辦學校進行統一學籍托管。如果學生不參加中高考,學籍的作用并不大。但是如果孩子未來要參加中高考或者未來想轉回公立校,學籍是必需品。
需要注意的是,純外籍的學校是不提供中國的學籍的。雙語學校一般可提供學籍,具體的注意事項需要看孩子的戶口所在地,以及之前是在北京的學校就讀還是從外地跨省轉入。每年學籍轉移的日期還有6年級學籍需要做升學處理等。如果家長有這方面的顧慮,建議問清楚負責學籍的老師,以免耽誤辦理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