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制度化并沒有錯,錯的是對制度的迷信,認為只要有了制度,一切問題都可以得到解決。制度是死的,是有限的,人是活的,是無限的。好的制度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去執行就無所謂好。百姓中經常流傳這樣的說法:經是好的,被和尚念歪了,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們有很多好的制度沒有得到落實。針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將轉變行政作風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領導干部的以身作則是引領良好的行政風氣的重要途徑。領導對下屬的影響是最近的,最直接的,也是最有效的。古語有言:言教不如身教,說十遍不如做一遍。領導干部端正了自身的態度,通過自身的言行舉止可以端正整個單位的態度。我們黨的歷史上不乏以身作則的例子,以自身的兢兢業業,克己奉公的實際行動,影響了也培養了一大批有著良好的道德素養的黨員干部。古今中外類似的例子更是舉不勝舉。
加強學習是提高黨員干部道德素質的有效途徑。一要向書本學習。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必須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否則就難以正確理解和把握黨的方針政策,難以準確判斷面臨的新形勢,就會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束手無策,難以適應工作的發展要求。讀書能明理,能提高修養是不言自明的道理。要廣泛推薦一些可以提高人的修養的好書,如儒家經典《論語》等等。只要是對提高我們修養有用的,無論古今中外,我們都可以“像蘿卜一樣”吃掉。二要向實踐學習。實踐不僅是檢驗真理的標準,也是檢驗人品的試金石。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好不好,我們要聽其言,觀其行。我們必須通過實踐去發現自己的道德素養上的問題,通過實踐來糾正自己的錯誤。
監督是行政倫理建設的必要環節。監督首先是自我的監督,自我反省。曾子有言:“吾日三省吾身”,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在生活中,都應該善于自我批評,發現問題及時修正。其次還要利用好黨內民主生活進行監督。堅持“八小時”內外監督相結合,全面掌握領導干部的思想作風、工作作風以及生活作風情況。有位領導人曾經說過:“努力做到領導干部的權力行使到哪里,領導活動延伸到哪里,黨組織的監督就實行到哪里。要繼續弘揚批評和自我批評的作風,所有的同志都應該本著相互提高相互促進的態度,多為他人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批評。
引導、學習、監督是提高黨員干部素質,理順行政倫理關系的三個非常重要的環境,我們應該牢牢把握住這些環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對人的教化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我們有長遠的眼光,堅定的信心,十足的耐心,在生活和工作的點點滴滴中,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完成對個人的塑造,完成對一個黨和政府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