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民生之本,是的民生。我國黨和政府一直致力于提高社會的就業率,以穩就業保民生防風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2年我國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1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全年控制在5.5%以內。
這里我們注意到一個指標,調查失業率,指的是通過勞動力調查或相關抽樣調查,根據計算公式:(失業人口/總勞動力人口)*100%,得到的一個失業人口占全部勞動力人口的百分比。相較于登記失業率而言,更加符合國際勞工組織推薦的國際標準。故我國用調查失業率來衡量就業情況。
那什么情況下,可以說我國的就業情況達到非常好的狀態呢?這就是充分就業。充分就業指的是在某一工資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獲得了就業機會。換句話說,除了正常的暫時不就業(比如工作轉換等),所有的人都找到合適的職務,沒有浪費現象。從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就算是充分就業情況下,也會存在失業的情況,但是這些失業一般有兩種情況,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
(相關資料圖)
摩擦性失業,指的是勞動者在正常的流動過程中,產生的短暫的失業。如,大學生畢業找工作,辭職跳槽的空檔期。結構性失業,指的是勞動力供給與需求的不匹配,往往是勞動力不具有用人單位要求的技能、知識等等。這兩種失業也被稱之為自然失業,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是無法避免的。自然失業人口占社會總勞動人口的百分比被稱之為自然失業率。
充分就業實際上指的就是全社會的實際失業率=自然失業率的情況。所以充分就業并不等于實現100%的就業,也并不等于0%的失業率,不等于沒有人失業。
【試題練習】(單選)下列關于充分就業說法正確的是( )。
A.充分就業就是沒有失業
B.充分就業就是100%就業率
C.充分就業包含自然性失業
D.充分就業包括周期性失業
【中公答案】C。解析:充分就業并不等于實現100%的就業,也并不等于0%的失業率,不等于沒有人失業。充分就業包含自然性失業,即摩擦性失業和結構性失業,不包括周期性失業。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