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中午看著鄰居小霞坐在店鋪門口喂孩子吃飯,我就特心疼她,因為一喂就是好長時間,而且幾乎每頓飯都是小霞在喂,有時候我說幫她喂,孩子就鬧不吃。以至于小霞要等孩子吃完了才吃到飯,夏天還好,飯菜沒冷得太快,冬天就只能吃冷飯冷菜。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雖然喂孩子吃飯很正常,我們都經歷過,但看到孩子都快3歲了還需要媽媽喂飯,確實讓我有些著急,眼看快讀幼兒園了,難道還要老師幫忙喂。
其實,關于寶寶能不能自己獨立吃飯,我一直強調要從小“抓”起,不要再覺得孩子吃飯慢,飯菜涼得快,吃到肚子容易消化不好;或者孩子吃飯弄得到處臟兮兮,就不讓孩子自己吃。
要知道,錯過了孩子自己吃飯的黃金期,以后就基本靠喂飯了,甚至到了幼兒園也是吃飯慢的那個。
什么時候是寶寶獨立吃飯的黃金期呢?
經過6個月添加糊狀食品;7-10個月添加肉末、菜末、面條等;10-12個月的孩子就進入了“三餐一點加奶”階段。
這個三餐可以吃點碎肉、蒸蛋、扁肉、面條、包子等,給孩子做菜要講究品種不單一、新鮮,以滿足孩子的味蕾,刺激他們對吃飯感興趣。
但是,我們面對的孩子是個獨立個體,他們不會像別人家孩子那樣乖乖進食,所以很多家長愿意代勞,只要把孩子喂飽了,就算完成“任務”。
實際上,在孩子10個月左右是他們學習獨立吃飯的黃金期,家長們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進食環境和培養孩子的良好進行習慣,教會他們用勺子,通過模仿和交流讓他們享受自己吃飯的樂趣。
如何培養孩子獨立吃飯呢?
①在寶寶10個月左右會很穩當地坐著時,家長們可以準備個寶寶專用的餐椅,每次吃飯或者喂點心,就讓寶寶坐到里面,時間久了他們就知道,只要坐這里面就是吃飯時間到了。
②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吃飯工具也是很重要的,寶寶的餐碗和勺子要寶寶喜歡才可以,比如顏色、造型,這些能夠幫助寶寶愛上吃飯。
同時,餐具一定要選對,不管是牌子還是材質都要認真挑選,而且還要耐摔,要不然真不夠寶寶摔的,寶寶一開始學吃飯也是喜歡摔東西的。
在這里分享一款寶媽們強力推薦的兒童吸盤餐具,好不好用看看各位寶媽說的就知道了,省去大家寶貴時間,不用挑來挑去。
③這時候的寶寶咀嚼和吞咽能力加強了很多,媽媽們別只做一樣飯菜給寶寶,可以多選擇幾種,如果覺得分量少太麻煩的話,可以在煮菜時,未加入任何調料之前勺一點起來給寶寶留著,這樣就不用單獨煮了,要是不夠軟爛,可以繼續加工。
培養孩子獨立吃飯期間,家長需注意這幾點:
盡量別讓老人幫忙喂飯
有些家長確實很認真地教寶寶自己吃飯,但偶爾一次讓老人帶孩子,他們就會覺得寶寶吃得慢,或者想讓寶寶吃多點,然后就開始喂飯了。
如果經常出現這種情況就要及時制止,一直喂飯會讓寶寶變懶,養成被喂飯的習慣,從而對進食越來越沒興趣,隨著月齡的增加,在孩子的眼里,吃飯變成了大人在求他們做的事情。
飯前別喂零食
小孩子的零食含糖量比較高,而糖容易飽腹,所以飯前1小時左右別給孩子吃零食,特別是餅干、糖果之類的,孩子們吃完就不想吃飯了,過了飯點然后開始餓,最后又是用零食來代替,如此循環只會影響孩子健康。
相反,飯前讓孩子多活動,他們消耗了體力,吃飯就會積極些,而且還吃得快,甚至主動要求多吃一點。
做好榜樣
小孩子在1歲左右時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所以家長們要做好榜樣,坐姿端正、吃飯認真、不挑食。
別小看這么低月齡的孩子,他們從大人的眼色、言語間是能感受到飯菜是否好吃的,要是大人自己都不好好吃飯就別太指望孩子也能好好吃飯了。
來看一位寶媽的經驗總結:
我家娃一歲開始就自己吃飯了,不怎么喜歡讓大人喂飯,一開始他喜歡用手抓飯吃,他抓他的,我喂一點,然后再訓練他拿勺子吃,一定要先示范,這樣孩子才會模仿。
可能學習吃飯的過程會弄得到處都是米飯,但孩子很開心,他們會把面前的米飯撿起來吃,久而久之就能吃得干凈些,差不多1歲半就自己拿勺子吃飯了,一直到3歲,基本都是他自己吃。
最后
寶寶學習吃飯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人自己先別著急,多一點耐心,培養了寶寶良好的進食習慣,以后會輕松很多。
文:阿布提說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