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產爸爸的怒吼: 我寧愿我的孩子, 回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時代!
這篇文章根據2020新浪教育盛典上教育演講的文字整理。演講者曾是一位大學教授,同時也是一位四年級小學生的爸爸。
他演講的題目是: 《教育,我們這一代父母的迷茫》。
(資料圖)
他以一名中產階級家長的身份,闡述了當前教育改革家長的迷茫與困惑。
語言很犀利,未必代表主旋律,但是他的困惑和吶喊或許能代表當下很多家長的心聲。
演講者,儲殷: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曾任國際關系學院教授。《我是演說家》全國冠軍。演講內容如下:
01
剛剛主持人說心理教育很重要,生命教育很重要,一聽我就渾身發麻。
你們知道嗎?
因為這些年教育改革一個前提就是:這個好重要,這個特別重要,然后我們來加一門考試吧。
體育好重要,我們來考體育;
美術好重要,我們來考美術;
現在生命教育也很重要,你想干什么?
你們覺得教育改革這么多年,你們孩子的負擔是增加了還是減少了?
我們教育改革講了半天,怎么孩子越來越累了?
因為哪個重要就要考哪個。
我真的覺得好害怕,孩子老讀書,不搞體育,我們就來考體育;孩子老讀書,沒有時間學音樂,我們就來考音樂……
來吧,讓我們用考試的方法解決應試教育的問題。
02
我從來沒有感覺到自己作為一個中國家長能那么失敗。
比如我們剛才講自信,我怎么教我孩子自信?我自己都不夠自信啊,我孩子小學四年級拿他的數學題給我做,我不會做呀。
我最后只有發出非常虛弱的聲音:
“爸爸是個文科生,找你媽去,你媽是理科生。”
我把題目輔導完已經精疲力盡了,還要教價值觀。
我們今天的教育怎么了?
教育改革喊了這么多年,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家長的負擔越來越重,社會的焦慮越來越明顯。
可是我們看看今天所講的這一切東西跟10年前講的有任何變化嗎?
沒有任何變化。
那我想問一下,那我們的教育改革到底做了什么?
改革成不成功不要問設計者,要問我們這些實際改革的承擔者。
我自己作為一個家長,一聽到教育改革,我就哆嗦:
又要收錢了是吧?
又要考試了是吧?
你們又想怎么樣?
3:00孩子放學,我5:30下班,中間這兩個半小時誰來解決?
上重點高中的名額就那么幾個,人人都要考大學,985、211就這么幾個。
我告訴他這不重要嗎?告訴孩子成績不重要?分數不重要?
作為一個家長我說不出口。
我們知道這個時代如何懲罰成績不好的人,不要拿小概率的事件忽悠我們。
每個人都知道,如果你上不了好大學意味著什么?
如果成績不重要,北大老師的孩子就別上北大附中,就別上北大附小,把名額讓給我們這些在意成績的人好不好?
你們發現沒有,清華北大都有自己的幼兒園,附小附中,上的不亦樂乎。
然后告訴我們:“你們這些家長要保持淡定!”
你逗我呢?我能相信你嗎?
我都比你差這么多了,我的孩子比你差這么多?我們靠什么?那不得靠玩命嗎。
教育對于我們這些中等家庭而言,不就是通關嗎?
什么教育是成長啊,成長的前提是你要有機會成長啊。
為什么海淀區競爭這么激烈,因為那樣全中國最多的考二代在哪里。
考二代為什么會那么累?
因為所有的考一代都知道:考試是硬道理!
03
我再問問大家,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他們會告訴你,教育的第一大目的是:“幫助學生成長”;
但是有沒有人告訴你: 在任何一個國家里,教育都是用來實現社會分層的。
相比于資本,相比于身份,相比于關系……通過考試來劃分人的階層是最合理的事情。
東方國家的考試是干什么用的?不是田園牧歌,為了幫助你成長,不!不!不!
考試是為了決定你畢業以后掙1萬塊錢?5000塊錢?3000塊錢?還是到勞動力市場去打零工?教育是干這個的。
所有教育專家講的所有的夢想,作為一個家長告訴你們,對我一點用都沒有。
我知道孩子考不上重點中學會面臨什么樣的結果,我知道我的孩子如果考不上重點大學會面臨什么結果?
在我承受這么重大的壓力之下,你跟我講情懷,我怎么能夠接受?我怎么可以接受?
04
教育越來越公平了嗎?
作為一個大學老師,我知道我們重點高校里的農村孩子越來越少,減負真的讓孩子更輕松了嗎?
不對的,減負的結果就是軍備競賽。
我的孩子在學四五年級的知識;他的同學已經在學初中二年級的知識了。
我的孩子上800塊錢一個小時的班;他的同學上2000塊錢一個小時的班……
我的小學是無憂無慮玩過來的。現在我的孩子每天放學非常自覺的上輔導班,寫作業,為成績焦頭爛額,這就是減負的結果嗎?
在出口有限的情況之下,壓縮了公立教育的時間,減輕了孩子在學校里的負擔,只會有一個結果,就是大家要掏錢在校外去買。
為什么現在農村孩子競爭劣勢越來越大了?買不起、買不到啊。
我今天不是以一個教育從業者的人員跟大家講這段話,我是一個家長的名義講這段話。
因為我坐在下面聽了那么多的教育理念里面,我覺得怎么跟我身邊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關系。
孩子變得更快樂了嗎?父母變得更輕松了嗎?
素質教育除了增加了考試,還增加了什么?
事情到了今天這個地步,為什么沒有人面對真相呢?
05
我非常困惑,我的孩子才四年級,還沒有到初中高中,我的萬里長征才是第一步,我的精神狀態就已經有些恍惚了。
這個時代的教育到底是起什么作用的?
這個時代的教育到底讓誰占了便宜誰吃了虧?
這個時代的教育是不是把太多的東西轉嫁到了父母身上?
你看,我們要懂輔導功課,我們要有時間接送孩子,我們還要陪孩子共同成長享受歡樂,我得多有錢才行。
我問問大家,設想一個每天工作10個小時的人(這是北京的常態),每天工作10個小時,每個月的房租或者是按揭占到他工資的40%左右,他還有父母要養,他還有孩子要養,他每天在通勤車上,在地鐵上的公交車上……
我問問你,對這樣的人,我們的教育到底提供了什么?
所以這樣的人群只有一個結果:不生孩子了。
我們的教育是最好的避孕藥,生不起了。
06
中國的教育改革到今天為止,如果沒有勇氣反思這10年來對家長造成的壓力,如果沒有勇氣去面對現在真正學校課堂中發生的事情。
那么我們的教育連最基本的誠意都沒有,談什么改革。
我寧愿我的孩子回到傳統的應試教育時代;
我寧愿我的孩子回到我那個時候的教育;
因為在我那個時代的教育,起碼大家不是拼家里的錢,而是拼誰聰明,誰在課堂的學習效率高。
在我那個時代,起碼孩子在小學的時候還有時間踢足球,踢足球還不用考試!
我那個時候跳繩是因為我喜歡,而不是因為今天要達到北京市的標準。
這個標準不好達到啊,連跳繩我都得送孩子上個輔導班才行!
我希望,我們這個時代的教育給普通的家庭,給普通的孩子更多的機會,實實在在的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謝謝大家!
本文文字根據新浪2020中國教育盛典儲殷題為《教育,我們這一代父母的迷茫》的主題演講 整理,版權屬于原創作者 儲殷所有。
延伸閱讀:
北大教授鄭也夫:我評價學生不看績點,要能自己找書讀
沈磊:期末復習,不妨這樣送學生一朵小紅花!
別再“假裝陪伴”了,孩子需要的是家長的“真正陪伴”
從頂尖學霸淪為"廢人",三次自殺之后,他活成“救贖之神”!
改變教育,從這里開始——校長傳媒(我們唯一的微信號xzcm888)
第一時間獲取教育行業最新資訊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師卓越發展智慧”與“學生健康成長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們
投稿郵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