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5000字,閱讀約需8分鐘
來源 | 新校長傳媒
(相關資料圖)
請關注并星標“當代教育家傳媒”
不再失聯
我們為什么會迷上游戲?
游戲有多上頭,學習就有多痛苦
把教育當成一場無限游戲
用游戲重塑學習方式
每個人都是參與者:不同的學生貢獻出不同類型的專業知識,為共同的目標做出貢獻。
挑戰是永恒的:每一個學生都要以接受挑戰的方式解決問題。
通過實踐來學習:學生通過提出、測試、實踐等來進行學習。
反饋是即時且持續的:學生們會不斷收到有關其進度,學習和評估目標的反饋。
失敗被重新定義為“迭代”:為學生和教師提供通過失敗進行學習的機會。
一切都是相互聯系的:學生可以跨網絡,團體和社區與他人共享他們的工作,技能和知識。
像玩游戲一樣的體驗:學習以學生為中心,并在過程中支持探究與創造力。
游戲化教學的四個建議
為了讓孩子成為更自主、善思考、會學習的學習者,一線教師對游戲化教學的設計、開發、實施可遵循以下建議:
課程中可融入故事和角色扮演系統
故事元素賦予游戲關聯性和意義,故事元素的應用,也并不復雜,對于具備豐富想象力的學生而言,有趣的名字配上簡單的圖形就足以在他們的腦海里構造出扣人心弦的故事。
在教學過程中融入一些好玩的小游戲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自己選用或制造一些游戲,嵌入在教學當中。例如課前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可以玩這樣的小游戲:要求學生說出字的顏色。該游戲能一下子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精心設計游戲化自主學習活動
如何讓孩子在沒有老師監督的情況下仍然能夠認真積極地解決問題?可以設置游戲化自主學習活動,把枯燥的練習變成充滿未知的挑戰。
巧用游戲化元素,注重游戲化互動
1
游戲設計
通常來講,游戲元素包括:目標、規則、競爭或合作、進度條、獎勵、反饋、音效、結果的不確定性。當教師嘗試游戲化教學的時候,必須要了解游戲元素和游戲機制,學會像游戲設計師一樣思考。
2
目標
游戲和玩耍的區別就是沒有目標。我們教學時,在班上進行口算練習,如果是按部就班的出題答題,學生肯定索然無味。一旦老師說:“看誰能成為今天的‘口算王者’!”答題活動立馬就變成了小游戲。
3
獎勵
獎勵是所有游戲的重要元素,如徽章、積分等。獎勵的形式和大小也是多種多樣的,常見的有6種獎勵:隨機獎勵、固定行為獎勵、收藏與收集、社交財富、滾動獎勵、突發獎勵。此外,為了增強互動性,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加入掌聲或鮮花等音效和圖片。
游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和“超文本”,最好的方式就是“玩給他們看”,而不是“說給他們聽”。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學校和課堂最佳的模式應該是一座“游戲中心”,而不是流水作業的工廠。當我們學會用游戲化的教養方式去涵育孩子時,或許就打開了未來教育兒童友好的新天地。
喜歡今天的文章,別忘了在文末右下角點個“在看”
并轉發給更多人看哦~
— END —
因為微信公眾號改革了推送機制
如果不常點開則會晚收到我們的推送
我們想產出更有價值的文章
請關注并星標“全課程”
不再失聯
點擊下方查看往期精彩好文↓ ↓ ↓
中國教育人絕對不能錯過!108公里的戈壁徒步挑戰賽即將開始
引領名校突圍!這位校長守正出奇,令人驚嘆……
封面人物 | 芬蘭駐華教育參贊訪問這所學校后,由衷感嘆:我聞到了幸福教育的芬芳
封面人物丨聶明智:用一生的時光,打造教育的理想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