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背景
2022年12月30日全國人大通過表決,于2023年4月1日起正式施行黃河保護法。作為繼長江保護法實施后我國的第二部流域保護法,黃河保護法在制定過程中充分體現著立法理念與制度的創新。如強調治理與保護統籌兼顧、明確黃河流域文化傳承、明確全流域治理理念等,為推進我國“江河戰略”法制化提出了有力探索。
模擬試題
黃河保護法于2023年4月1日正式施行。黃河保護法充斥著與時俱進及創新理念,如全流域治理,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對黃河流域特有產業、污染物設立治理制度等。對此,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1.概括話題,給予評價。
(資料圖片)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華文化的發源地,黃河保護法的建立是推動我國“江河戰略”法制化的重要一環,是實現生態優先,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步,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因此,保護法的制定,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2.分析意義。
(1)立法生態修復。黃河治理問題困擾中華民族千年,長期以來,黃河生態問題嚴重,“地上懸河”形勢嚴峻,水污染嚴重,經濟生態難以平衡,我國現有的環境保護相關法律無法滿足黃河流域復雜的情況,因此,此次為黃河流域量身定制法律,能夠使治理更有效,進而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2)提供水域治理借鑒經驗。一方面黃河流域經過九個省份,黃河保護法在治理、環境修復、流域劃分、跨區域合作等方面需要法律進行明確規定,實現全流域治理,避免了治理空白,為其他河流提供了可行性借鑒;另一方面,黃河流域生態情況復雜多樣,既有泥沙問題,還有養殖等特色產業問題,還有文化傳承問題,因此,其治理多樣性可以為其他河流治理提供借鑒經驗。
(3)拉動經濟發展。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地帶,擁有新亞歐大陸國際大通道,是我國糧食主產區和能源富集區,污染、水害等問題大大制約其經濟發展,因此黃河保護法的制定實現治理與保護相統一,推動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
3.提出對策。
(1)貫徹法治理念。相關職能部門應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法律的各項要求和措施,吃透法律條文,貫徹法治理念,實現執法有力度,進而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修復,助力生態高質量發展。
(2)加強法律宣傳。重點面向養殖、漁業、礦業等相關企業與群眾進行多形式法律宣傳與解讀,實現群眾知法、守法、用法,動員多方力量參與,打造保護黃河流域生態環境合力,形成共治局面。
(3)建立制度。設立嚴格考核機制,制定巡查、監督、舉報、定期任務報告等制度,確保法律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