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今年,海淀頻出高招。近期,海淀南部喜訊頻傳。其中,最近備考關注且“干貨滿滿”的教改新動作,是海淀區定慧里小學與首都師范大學的深度合作。
7月4日,原海淀區定慧里小學正式更名“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定慧里小學”。據官方消息稱,未來,定慧里小學將在大學的助力下,創設“學校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從課程、師資、家校社協同育人等方面進行深度、持久的合作。值得關注的是,在眾多高校參與基礎教育辦學的案例中,定慧里小學與首師大的此次合作將重新定義“深度”的含義,強調因需定制、一脈相承。
01
(資料圖片)
創設“大-小”合作新模式
成立“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
在定慧里小學的揭牌儀式現場,“學校高質量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也同時揭牌。據校方對外公布的信息可以了解到,該中心配置齊全且穩健,將形成常態、持續且深度的合作模式。
在中心的人員建制方面,中心設有基地主任2名,負責規劃基地建設的相關工作,統籌各種資源;副主任2名,負責協助基地主任落實基地建設,做好工作的協調。同時,下設教師專業成長青藍班、學生卓越成長啟航班2個特色研究室,每個研究室設2名第一班主任負責研究室的具體工作實施。在人員組成方面,均確立雙導師制,由大學和小學教師共同參與。在具體舉措方面,中心將通過“合育中心”“系列課程群”“協同育人體系”的三大路徑,從家校社協同育人、課程創新與構建、師生成長新體系等維度全面參與定慧里小學的發展與規劃。
02
課程:因需定制
提前一年研發特色課程群
定慧里小學秉承“慧心樂行 幸福人生”的辦學理念,以培養有底蘊、有智慧、有擔當的未來幸福公民為育人愿景。在此背景下,學校已形成豐富且頗具特色的課程體系。2022年夏天,隨著定慧里小學新任校長高艷的履新入駐,學校課程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教師是一所學校的核心競爭力。首都師范大學在教師培養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經驗和資源優勢。在2022年8月,兩校合作試水之初,這一優勢便初露端倪——學校創設“骨干教師培養”“名師工作室”“新教師培養”教師梯隊式培養平臺,堅持“請專家指導”與“自我提升”相結合;堅持“階段發展”和“以老帶新”相結合,時刻為教師“充電”,不斷激勵教師“煥新”,打造“終身學習”的教師隊伍。
未來,定慧里小學還將在首師大的支持下,在新課標理念的解讀和落實、課題研究指導、交流與學習資源的獲得等方面,繼續拓寬邊界,不斷提升教師團隊專業素養和能力。
03
育人模式:一脈相承
“大手拉小手”職業生涯有向導
在此次首師大支持基礎教育建設的項目中,關于“深度”的定義還將表現在“一脈相承”的特點上,這主要作用在“第一班主任”、“學長導師”兩大項目上,同時兼顧小學教師、學生群體。
2019年,首師大啟動“第一班主任”特色培養項目,即在育人“大先生”的指引和教誨下,為大學生提供成長成才的方向與準則。這一創新育人模式,未來也將在定慧里小學的校園生態中得以傳承、沿襲。大學將與小學結對子,以“大-小”教師間的互動與交流,為小學教師提供學習的新賽道。
此外,定慧里小學還將啟動“學長導師”制度。針對當下中小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規劃、日常學習生活困惑,請大學生學長入校,或小學生走進大學,為定慧里小學的孩子們提供陪伴式的“成長伙伴”計劃,做他們身邊的榜樣。今后,小學生還有望走進高校實驗室,參與科研類項目研究,提早做好成為“拔尖型人才”后備力量的準備。
不久前,定慧里小學作為新晉成員加入首師大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為學校辦學品質、區域教育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如今,定慧里小學再傳更名首師大附屬定慧里小學消息,勢必將聯動、整合資源,為學校、師生、社會帶來新的氣象。今年9月,一年級新生也將作為首批首師大附屬定慧里小學學生開啟新篇章。
編輯 | 京教君
素材 | 海淀區定慧里小學
END
特別提示
近日京城教育圈將為您帶來多場知名中學
“2023北京中招直播訪談”
歡迎各位
家長關注并預約觀看↓↓↓
“京城教育圈”
政策解析,升學指南
發現價值,分享新知
關注更多教育信息
歡迎大家掃碼加入圈友群:
歡迎掃碼加入
京教圈中招學習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