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因為如此,北京海淀區的不少中小學,學習壓力也比較大,因為成績“卷破天”,小升初的競爭力非常雞肋,很多學生已經非常努力了,但是還是無緣自己心儀的初中。
北京海淀區小學生無奈苦笑:“同學已經學到了高中”
有一位來自北京海淀區的小學生,還在上小學的年紀,就已經拿到了中科院計算機所的一級程序員證書,這簡直就是學神一般的存在。
但是他卻在采訪中表示,他的成績是班上后50%,同學們都非常厲害,有的人數學都已經學到了高中。以自己的成績,肯定沒有辦法考上心儀的學校,只能選擇其他初中學校。
(相關資料圖)
這番話也讓很多學生和家長感到驚訝。一個具備中科院計算機所以及程序員證書的學生,學習能力肯定不可估量,可即便是這樣,他在北京海淀區,還是無法考上心儀的學校。
而其他的學生們竟然已經將數學內容學習到了高中。要知道才上小學的學生,能掌握初一的知識就已經很難得了,沒想到高中數學都已經掌握了,這真的讓其他地區的學生自慚形穢,家長們對此也是深表無奈。
而北京海淀區教育內卷的情況,還并沒有止步于此,讓學生們考上心儀的高中,考上更好的大學院校,是很多家長的目標。所以很多人也稱北京海淀區的家長是“雞娃家長”。
但是在小學階段就這么卷,真的不會帶來弊端嗎?很顯然,這樣的教育方式,最后讓很多學生連學都上不了了。
北京海淀區2000多學生“被迫休學”,朝陽區家長:雞娃家長負全責
家長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小學階段就強迫學生學習高中階段的課程,實在是有些令人匪夷所思了。
很多學生也因此沒有童年,沒有時間玩耍。盡管其他地區也有類似的家長存在,從小就給學生報各種補課班,但說到“內卷”的鼻祖,還是非北京地區莫屬。
不過北京也不是所有區的內卷都這樣嚴重。就比如說海淀區和朝陽區的區別就比較明顯。海淀區主抓文化課的學習,朝陽區的藝術氣息卻比較濃郁。
海淀區的學生,從小就開始各方面提高學習成績,小學生的英語水平就遠超部分高中生了。使用的教材幾乎也是全英文的。在海淀區隨便遇到一名小學生,他的簡歷都要比大學畢業生的求職簡歷厚了。
但長期以往,就算是成年人也無法接受。就這樣,北京海淀區掀起了一場“集體休學”的風波,超過2000名小學生被迫休學,而背后的原因竟然全部都是因為心理問題。
其實想想也能明白,在學生們本應該快樂成長的階段,要每天不停的學習文化,學生們如何能承受這樣的壓力,心理出現問題也是比較正常的現象。
對此有不少朝陽區的家長表示,學生們出現了心理問題,家長應該負全責。
在減負的教育時代下,很多地區的小學已經不再布置書面作業,禁止學生們校外補課,就是為了讓學生們可以有一個比較好的童年。
家長為了讓學生領先在起跑線上的初衷可以理解,但是凡事過猶不及,成績不是學生人生中的一切,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應該得到重視。
文化課成績和健康的狀態哪一個更值得家長重視?
其實為人父母,希望孩子好是很正常的情況。就是因為為了孩子有更好的未來,所以家長們才開始雞娃,才開始讓學生從小就學這學那。
很多家長認為,在教育的大環境下,你不學就會被其他人甩在身后,這些初衷和想法都可以理解。但是說到底為人父母,肯定要比別人更加心疼自己的孩子,看到孩子的學習壓力太大,導致心理出現了問題,家長豈不是更加難受。
所以說到底,文化課成績再重要,都沒有學生可以健康成長來的重要。家長們最大的愿望還是希望孩子可以平安快樂。
在教育的大環境下,真正的停止內卷并不現實,但是家長們可以適當調整一下教育方式,緩解一下學生們的學習壓力,學生才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
今日話題:你對這類情況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