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測言語理解這一題型當中,自然少不了考查對片段閱讀的理解,而在片段閱讀題當中,也細分出了很多不同的文段類型。在近三年各省市公務員考試當中均有出現對于轉折文段的考查,題量雖不多,但是具備了解題思路,我們就能夠更快速的解題。中公教育在分析和整合多年的基礎上,為大家提供一些實用的思路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轉折文段!
一、轉折文段的行文脈絡為何
在一個文段當中,出現了話題或者觀點的轉換,轉換后的話題、觀點與先前的形成相反或者對立,則為轉折文段。常見的轉折文段會出現以下詞句:
(相關資料圖)
1.但、卻、然而、其實、可是......
2.事實上,恰恰相反的是
二、理解分析為主
片段閱讀題最根本的做題方法還是基于對的理解和分析,分析文段的行文脈絡,讀懂作者謀篇布局的思路,才是做對題目的第一要義。接下來我們通過例題來了解轉折文段具體的行文方式。
【例1】中國正掀起3D打印投資熱,面對3D打印的廣闊前景,各地紛紛興建3D打印產業園,并出臺各項優惠政策等。但發展3D打印這項新興技術,僅憑熱情是不夠的。3D打印產業鏈中,關鍵技術、材料、軟件的制約有待突破,3D打印技術現在還處在初級階段,如果企業和資本大量涌入,短時間內不能產生效益。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3D打印的應用范圍有待充分挖掘
B.3D打印技術的發展遭遇瓶頸
C.應出臺政策鼓勵3D打印技術的發展
D.資金不宜盲目涌入3D打印領域
【答案】D。中公解析:文段首先指出,我國正掀起3D打印投資熱;接著以“但”進行轉折,指出3D打印的發展僅憑熱情是不夠的,其在技術、材料、軟件方面都還有待突破,投資短期內不會產生效益。可見文段意在說明的是,當前3D打印產業發展不成熟,投資要謹慎。D項表述與此相符,當選。A項在文中沒有提及,B項只是文段部分內容,C項“應出臺”表述與原文不符,原文說的是已“出臺各項優惠政策”。故本題答案為D。
【例2】電子產品變得簡單,才會有更多的人去使用,如果總是高屋建瓴地去談市場戰略,卻忽略了產品上用戶體驗的細節,那這些戰略最終會變成空中樓閣。但是,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在產品的改進上符合了用戶本能的需要,那么這種改善如果持續下去,如果能放大,它就能變成一種巨大的顛覆力量。
這段文字主要說的是:
A.電子產品需制定腳踏實地的營銷策略
B.電子產品的設計應根據市場需求及時調整
C.用戶使用的便捷性決定了電子產品的市場前景
D.用戶對電子產品個性化需求推動了產品的更新換代
【答案】B。中公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電子產品不能忽略用戶體驗的細節,接著以 “但是”轉折,進一步指出,如果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改進產品使之符合用戶需要,并持續改善下去,最后有可能變成一種巨大的顛覆力量。這也就是說電子產品的設計需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調整,才能取得良好的市場反應。A項“腳踏實地的營銷策略”、D項“個性化需求”文段未涉及,排除。C項“用戶使用的便捷性決定了電子產品的市場前景”偷換了概念,文段是說“電子產品變得簡單,……符合用戶本能的需求”,排除。因此本題選B。
三、敏感轉折詞為輔
例題1先是肯定了3D打印發展的好局勢,通過轉折詞“但”帶出了不同的觀點,3D打印還有技術瓶頸需要突破,前后話題具有明顯的相對性,而其實作者就想強調我們要去解決技術上的難題;例題2也是以“但是”,打開了文段另一個話題,實際上也是想要表達出消費者需求對于電子產品發展的重要性。這兩個文段共同之處在于,轉折之后的內容是作者所要強調的,轉折之前是作為主要內容的鋪墊。所以我們也可以大致理解為:轉折文段,“轉折詞”后大多為重點。當然,如果文段當中轉折詞前后作者只是在列舉不同的事物、觀點或者話題,那么我們就需要將所有內容概括起來理解。
中公教育提示廣大考生,類似標志詞僅僅能起到提示的作用,但是對于考試而言,我們還需要掌握更多的方法和技巧,才能進一步能力。希望廣大考生多看書,多學習,多練習,強化所學知識,就會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