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村子不大,但基礎設施很健全,特色產品很豐富,文化底蘊很深厚,村民也特別熱情。沒有想到,中國的鄉村竟能發展得這么美!”今年寒假,武漢輕工大學俄羅斯留學生一行前往學校定點幫扶村——麻城市黃土崗鎮堰頭垸村開展社會實踐調研,感受鄉村振興戰略給中國農村帶來的可喜變化。 “這是富硒菊花,不同于一般的菊花,在科技賦能加‘硒’后,菊花的營養價值和功效得以提升,因而也就賣得更好了。”“繡花鞋墊是刺繡的一種,是中國古代民間女子必學的一門‘女紅’,具有較好的保藏價值和觀賞價值,也成為這里的特色產品。”在堰頭垸村的“網紅之家”展覽館,武漢輕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副院長陳德勝興致勃勃地向留學生介紹村里的富硒菊花、茶樹油、手工麻花、繡花鞋墊等特色農產品及手工藝品。參觀過程中,留學生們不時發出贊嘆之聲,還饒有興致地走進“網紅之家”的直播帶貨間,切身體驗了一把當主播的感覺。 隨行的學校駐村工作隊隊員周浩告訴留學生,在鄉村振興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堰頭垸村“兩委”班子和基層黨組織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深入挖掘本地的紅色歷史文化和鄉村風土特色,借助紅色文旅、電商平臺、科技賦能等多元化的方式,把游客吸引過來,把產品推銷出去,帶動特色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陳德勝介紹,此次組織寒假留校的留學生開展社會實踐調研,旨在讓留學生通過深入了解中國鄉村基層治理的優勢和成效,增強他們對中國的理解和認知,為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促進世界各國民心相通、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