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配粉行業正在邁入高水平競爭時代。
一直以來,國內嬰配粉行業高品質化消費特點顯著, 那些注重高品質的奶粉企業率先突出重圍,持續保持市場競爭優勢。但隨著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產品質量、健康、安全等需求升級,嬰幼兒奶粉行業勢必將向頭部品牌集中,新一輪的殘酷競賽即將開啟。
面對新的趨勢與挑戰,高品質化奶粉該如何突圍?為此,本期「知其所以」欄目邀請了中國飛鶴副總裁陳曉東,和知乎共同探尋當下乳品市場新的增長點。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知其所以」由知乎發起,《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作為媒體支持。在以「產品力」為「最終話語權」的消費時代,我們要了解企業的產品,知其然;更要了解企業所打造出其背后的產品力邏輯,知其所以然。欄目將與品牌、行業意見領袖共同探討「產品力」于品牌的價值,解鎖好品收獲新職人信任的答案。
奶粉高品質之戰提速
國內嬰配粉的發展,始終由高端化品牌引領。近年來,國內各大品牌從奶源到配方,都在不斷圍繞“高品質”做升級。
例如在“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中,飛鶴對活性功能原料進行了深入自主開發,并推出含有「5大乳磷脂群」的高端產品飛鶴星飛帆卓睿,而諸如君樂寶、貝因美等品牌也紛紛加碼高端奶粉市場,開始呈現出細分品類布局(比如有機奶粉、A2奶粉等)。
產品向高品質的升級離不開品牌對消費者的洞察,和成熟產業鏈與技術的加持。當90后的“新職人”成長為母嬰消費的核心人群,奶粉市場面臨著一群擁有更高學識和更前沿的育兒理念,追求更高品質的新一代用戶。
這些消費者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在價格合理的范圍內,他們更愿意為高品質的產品買單。但同時他們也更加務實,對好產品擁有自己的判斷,這些因素正在持續影響他們的消費決策。
陳曉東表示,從飛鶴的角度來看,新的消費需求并不是意味著“更嚴格”,而是更科學、更精準也更安全,這也將促使整個嬰配粉行業升級配方設計。對于品牌而言,真正的高品質化是讓各類營養元素的配比科學、均衡,從而更接近中國母乳。
“嬰配粉賽道是一個完全競爭的市場,行業會迎來更加激烈,但是良性的競爭。對于品牌很殘酷,但對消費者來說卻是友好的。”陳曉東說道。
面對新職人的新需求
如何讓配方更“科學”?
消費者對于高品質的需求,勢必會加劇頭部品牌的競爭,但如今,高端、超高端奶粉不再簡單地與高價奶粉劃等號。
尤其奶粉作為生產鏈條較長的產品,從最初的牧草種植開始,到飼料,到生牛乳,再到奶粉,整個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要做到非常精準,需要一個完整、科學的體系作為支撐。
面對新職人群體的消費需求,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國母乳的飛鶴,正在將多年的研究成果,應用到新的奶粉標準中。
在今年剛剛發布的新國標中,嬰配粉二段和三段的蛋白質含量標準相比舊國標更低,陳曉東認為,這是因為考慮到了新一代消費者的需求。另外有相關研究表明,嬰兒時期攝入過多的蛋白質,會增加成年后肥胖的風險。所以在對營養成分的應用方面,企業更需要考慮如何做好加減法、科學配比,飛鶴在產品中添加OPN活性蛋白就是一個例子。
有研究發現,相較其他國家同階段母乳,OPN在中國媽媽母乳中的含量最高。該活性蛋白在生命早期的的腸道生長、免疫調節、神經系統發育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所以飛鶴在產品中添加 2 倍OPN,來達到更加接近中國母乳的標準,同時在OPN制備技術和功能活性營養組合上進行系統研究和技術提升。
對于乳品來說,除了成分的應用,保證好吸收也是消費者的核心需求,飛鶴為了做到“全鏈條的新鮮”,早在2006年就開始建設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首條專屬產業集群,實現了從源頭牧草種植、飼料加工、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產加工、售后服務各個環節的全程可控,保證了整個產業鏈的新鮮和安全。
在保證質量安全方面,陳曉東用制藥級的高標準來形容飛鶴的理念和方法,比如以制藥的標準搭建人員、設備和環境的管理體系,并通過數字化和智能化,來實現對質量的精準管理。飛鶴從2016年開始系統性地推進工廠端的數字化、智能化,接入MES 系統(生產過程執行系統)、LIMS系統(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和WMS系統(倉儲系統),并對ERP系統進行升級,4大核心系統有效銜接和實時交互,實現了對整個生產過程的全程監控。
陳曉東表示,飛鶴的秒測技術可以通過瞬時秒測來保證產品的穩定性,每一噸原料中投料的精準度控制到0.1g級別,實現了對投料的精準控制。
當飛鶴將產品的營養效果做到與母乳更加接近,同時從生產鏈條上保持產品的活性成分及安全,就能從原料到成品形成一套自有的高規格標準,構成企業獨特的競爭優勢。
可以說,當企業都在追求先發優勢時,飛鶴在不斷完善智能化生產的過程中,找到了保持領先的后發優勢。
用知識傳遞價值
打造品牌的穿透力
這些嚴苛又細致的標準,推動了整體市場的不斷前進,奶粉行業也成為當下最考驗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的行業。
但想要精準打動這群新職人消費者,不僅需要保證產品質量不斷精進,品牌勢必需要穿透消費者的認知,讓他們真正了解到新的技術、理解新的配方、感知新的體驗。
針對這一問題,陳曉東認為,品牌一方面要將最簡單的、最直接的信息傳達給消費者。另一方面,品牌需要知乎這種專業、值得信任的內容平臺協助,做好內容和技術的分解。“有很多專業的信息,我們需要將它轉化成一句簡單的話,讓消費者可以感知這些這信息對他們是有用的。”陳曉東說道。
同時,飛鶴一直希望可以“降低消費者的選擇成本”。而來自知乎的母嬰領域答主以及新職人群體,正在幫助品牌完成這一訴求。尤其是面對高品質產品的成分和配方的技術解讀,他們可以帶來更專業更值得信賴的內容,能夠真正體現產品的技術、價值所在。而無需讓消費者在無數的產品信息中,進行猶豫而又不確定的選擇。如今,新職人群體代表著當下的消費核心人群,他們的觀點和需求也正在影響產品的創新和研發。
“我們需要建立信任,所以在過去的十年中,飛鶴一直在加強與消費者的信任聯系。我們要根據消費者的需求變化來做出調整,更多地去考慮消費者的需求。”陳曉東說道。
與此同時,當下追求投放效果的品牌也在不斷追求營銷過程中的“真實”性。
在媒介碎片化時代,消費者可以獲得很多信息,但卻難辨真假,尤其是國內奶粉行業,這是一個格外需要展現透明性、真實性的行業。在品牌營銷的過程中,陳曉東認為選擇一個值得信任的平臺,傳遞真實的信息,降低用戶的選擇成本,這對奶粉品牌有非常大的價值。
陳曉東認為,在奶粉越發精細越發科學的高品質化道路上,乳企能夠在全鏈條上保持新鮮,需要一個更加完整的體系來支撐的。值得注意的是,以飛鶴為首的頭部奶粉品牌早已布局智能化的生產能力,讓國產品牌實現彎道超車。
在這一過程中,乳企希望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了解生產的全過程,讓更多的消費者認知國內乳企的全鏈路生產能力,增加他們對國產品牌的信心。
王今 | 文
王今是《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特約撰稿
AD
《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 聯系方式
投稿、廣告、內容和商務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