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慈利縣樟樹村地處溪口鎮北郊,三面環江,山清水秀,因境內有一株1200余年的古樟樹而得名。全村總面積3.634平方公里,總人口419戶1353人,13個村民小組。近些年來,樟樹村以黨建引領、產業強基,打造“紅色”村莊。近年來,樟樹村以宣揚“紅色”文化為基調,發展“綠色”經濟為平臺,堅持建好一個支部,講好一個故事,發展一批產業,在鄉村振興的發展道路上持續發光發熱。
建好一個支部,讓基層治理“牢”起來。樟樹村黨支部書記始終堅持以“情懷、胸懷、高度、格局”的八字方針為村黨支部干事創業要領,帶領支部上下齊心、攜手向前。一是完善基層治理體系。建立“黨組織—黨小組—黨員聯系戶—村民代表聯系戶”的網格化體系,扎實開展“五個到戶”、“村民代表聯系服務群眾”、“兩代表一委員”小組調研等,積極保持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推行民情例會制度,積極推動集鎮環境整治、控違治違、廁改、市域化基層治理、信訪管控等重點工作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做個好黨員“彰與戒”等志愿服務活動。二是提高發展黨員質量。全面推行發展黨員工作全過程規范紀實檔案,著力優化黨員隊伍結構,近兩年來新發展黨員中有35歲以下的年輕同志和致富能手3人。強化入黨積極分子日常跟蹤培養考察,實行“能進能出”動態管理。建立發展黨員監測預警機制,目前儲備入黨積極分子 5 人。三是規范組織生活。建立健全“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談心談話、流動黨員管理等制度,每月結合“一月一課一片一實踐”和“黨建好聲音”微宣講活動,制定“黨旗映樟樹”主題黨日活動清單,一月一主題、一月一特色,開展主題宣講、紅色研學、志愿服務等活動,為主題黨日“添色增味”。四是增強支村兩委干部隊伍能力。常態化申請支村兩委成員和業務骨干到鎮各部門跟班學習,積極參與鎮黨委組織的“周一大講堂”紅色宣講,增強黨務干部履職能力和實操水平。樟樹村黨支部2021年被評為“全縣先進基層黨支部”,連續五年被評為溪口鎮先進基層黨組織。
講好一個故事,讓千年古樟“熱”起來。千年古樟,又名紅軍樹。它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從無到有的歷史蛻變?,F已成為張家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青少年愛國教育示范基地、慈利縣黨員教育基地及慈利縣工會活動基地。樟樹村以紅軍樹為主要資源依托,整合周邊的蘇維埃溪口區政府舊址、紅二、六軍團戰時衛生所、棉花山戰爭烈士紀念陵園等紅色資源,形成紅色教育聚集圈,構建起紅色文旅黨性教育綜合體,探索形成“六個一”即“一個古鎮”引領“一山、一樹、一府、一部、一院”黨建活動精品線路,以紅色旅游助推鄉村振興。據不完全統計,紅軍樹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5萬人次,人均收入超過8萬元。目前,溪口鎮正在申報和籌備慈利縣第一屆鄉村旅游文化節,樟樹村將借此次旅游文化節的“東風”,再次揚帆起航。
發展一批產業,讓集體經濟“強”起來。一是推動“紅色旅游+農業”融合,大力發展采摘農業。采取“村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連片流轉100畝土地建設水果產業園,合作社總種植面積868畝,葡萄150畝,梨子550畝,西瓜、香瓜、李子、枇杷、桃子168畝,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預計可實現30余萬元。二是推動“紅色旅游+休閑”融合,發展休閑觀光游。吸引本地村民返鄉創業,成立古韻溪山莊,建立紅色文化展館,年接待量達到10萬人次,為30多人提供就業崗位。三是推動“紅色旅游+戶外”融合,發展戶外拓展游。境內樟樹營基地主打長征文化體驗和鄉村康養,設立“爬雪山”、“過草地”等體驗項目,探索實現文農旅體深度融合,在游玩中體驗長征文化,樟樹營項目已成為溪口鄉村旅游新名片。
樟樹村“紅”“綠”交融,用自己的“內涵”和“顏值”在紅色精神傳承中凝聚廣大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奮進力量,讓更多的靈魂思想在這里洗禮,更多發展動力在這里激活,更多的故事和情懷在這片熱土上繼續抒寫。(通訊員 李星雨)